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之安南》
《送僧之安南》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安南千万里,师去趣何长。

鬓有炎州雪,心为异国香。

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

早作归吴计,无忘父母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zhīānnán
táng / guànxiū

ānnánqiānwànshīcháng
bìnyǒuyánzhōuxuěxīnwèiguóxiāng

退tuìshānxiàngèguòhǎifānhuāng
zǎozuòguīwàngxiāng

翻译
距离遥远的安南,老师离去的方向多么漫长。
他的鬓发如炎洲的白雪,心中却怀揣着异国的芬芳。
途经险恶的退牙山,跨过荒凉的大海航行。
早早计划返回吴地,别忘了那养育你的故乡。
注释
安南:古代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泛称,这里指越南一带。
师去:老师的离去。
炎州:古称南方热带地区,这里指越南等地。
异国香:指异域的文化或香气,可能象征老师的教诲或远方的诱惑。
退牙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艰难险阻。
布帆:古代船只的帆,代指航海。
归吴:返回家乡吴地,可能是古代中国的某个地区。
父母乡:指亲人的故乡,即老师的出生地或家人所在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赴安南(今越南一带)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远行者深沉的思念之情。

"安南千万里,师去趣何长。"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和主题,安南遥远,朋友即将踏上漫长的旅程,带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探问。

"鬓有炎州雪,心为异国香。" 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外在环境(鬓发)与内心世界(心中所想)的对照,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和丰富。

"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 描述了朋友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自然景物被赋予了凶猛、荒凉的情感色彩,突出了远行者的不易。

"早作归吴计,无忘父母乡。"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及时返回家乡的期盼,以及对家庭和故土深厚的思念。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关切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且真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卢秀才南台

居在青门里,台当千万岑。

下因冈助势,上有树交阴。

陵远根才近,空长畔可寻。

新晴登啸处,惊起宿枝禽。

(0)

送南给事贬崖州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

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0)

燕台二首·其二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0)

横吹曲辞.入塞曲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

未奉君主诏,高槐昼掩扉。

(0)

赠别安邑韩少府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门掩疏尘吏,心闲阅道书。

古城寒欲雪,远客暮无车。

杳杳思前路,谁堪千里馀。

(0)

屏居盩厔

百年心不料,一卷日相知。

乘兴偏难改,忧家是强为。

县城寒寂寞,峰树远参差。

自笑无谋者,秪应道在斯。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