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台二首·其二》
《燕台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聂夷中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0)
翻译
燕台高耸百尺,燕国灭亡后,台基也夷为平地。
同样是国家覆灭,但燕台尚能因礼遇贤才而留下美名。
相比之下,章华台边如今只剩下荒芜的禾黍,一片凄凉。
注释
燕台:古代燕国的高台。
燕灭:燕国的灭亡。
犹得:仍然能够。
礼贤:礼待贤能之人。
名:名声。
章华畔:章华台旁边。
空馀:只剩下。
禾黍:泛指农作物,象征荒废。
生: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兴衰更迭的景象。"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燕国的宏伟宫殿如今已然毁灭,只剩下一片废墟。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哀叹。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国能够留存其美好传统或文化的赞扬。在古代中国,一些被视为正义的灭亡国家,其遗风仍可为后世所称道,这里“一种”二字,意味深长,既指燕国,也可能泛指所有因理想而覆灭的政权。

最后两句"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通过对比强化了这种历史感和无尽的哀愁。"章华畔"是古代著名的美丽之地,而这里却用来与废墟比较,形成鲜明对比。"空馀禾黍生"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只有野草丛生,这是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声见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燕国废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明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轮回中,美好事物终将消亡的悲观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留存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聂夷中

聂夷中
朝代:唐   字:坦之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871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猜你喜欢

皇厓坛晚

丹阁俯晴空,琼花散晚风。

龟畴看禹画,鳌极见皇功。

槛外双虹转,云中二鸟通。

只须乘下舄,从此度珠宫。

(0)

送曾文洲赴建宁祭酒

八闽称望郡,祭酒职尤清。

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

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

(0)

中秋忆亡弟

耿耿夜无寐,见月倍凄其。

节迅人逾远,天高气自悲。

影怜连理树,身愧在原诗。

不遇长生药,空梁安可期。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二

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

(0)

王生新举乡试便赴礼部

少年荣荐达,挟策向明君。

揖逊公卿重,声名郡国闻。

谋身先择术,悯世在繁文。

纵有高车贵,相如未可群。

(0)

桂太傅挽章·其一

圣主敷殊共,明公际宠灵。

沧溟开日月,紫极静风霆。

美植出连茹,劳歌尽采苓。

可怜康济策,寂寞閟幽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