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称望郡,祭酒职尤清。
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
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
八闽称望郡,祭酒职尤清。
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
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福建建宁郡祭酒职位的独特风范与氛围。首句“八闽称望郡”点明了建宁在福建地区的显赫地位,“祭酒职尤清”则强调了祭酒这一官职的清正与尊贵。接着,“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两句,通过对比日常行政事务与教育活动,突出了祭酒职位以教化为主、以德育人的重要职责。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描绘了祭酒在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即通过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则表达了对祭酒在地方政务中作用的关注,以及对其过去贡献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赞美了祭酒这一职位在教育与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推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中教育与政治相结合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