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
实师应请去,无滞于一方。
飘然振镮锡,殊不事包囊。
孤风尤可尚,静法固有常。
真心得正住,安重如陵冈。
况闻师议论,博洽而精详。
和会禅与讲,若登圭峰堂。
迎知向学众,汲汲趋门墙。
洪钟既大叩,随宜为发扬。
清伊自南来,长波极渺茫。
所谓筏喻者,利济如侨梁。
乾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
实师应请去,无滞于一方。
飘然振镮锡,殊不事包囊。
孤风尤可尚,静法固有常。
真心得正住,安重如陵冈。
况闻师议论,博洽而精详。
和会禅与讲,若登圭峰堂。
迎知向学众,汲汲趋门墙。
洪钟既大叩,随宜为发扬。
清伊自南来,长波极渺茫。
所谓筏喻者,利济如侨梁。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送乾元寺住持实大师》,通过对实大师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诗中以乾元古道场为背景,赞颂了实大师的出尘之风与清净法行。
“乾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开篇即点明地点,乾元寺位于香山之阳,古朴庄严,预示着实大师的高洁形象。接着,“实师应请去,无滞于一方。”描述实大师应寺之请,前往弘法,心无挂碍,自由自在,展现出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飘然振镮锡,殊不事包囊。”进一步描绘实大师行止洒脱,手持锡杖,轻盈自如,不带任何负担,象征着其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接下来,“孤风尤可尚,静法固有常。”赞扬实大师独树一帜的风范,以及其遵循的清净佛法,始终如一,不可动摇。
“真心得正住,安重如陵冈。”进一步强调实大师内心的真实与坚定,如同稳固的山冈,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正直。最后,“况闻师议论,博洽而精详。”称赞实大师的学识渊博,议论精辟,犹如登上圭峰堂,引领学众深入探讨佛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实大师的高尚品德、深厚学识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表达了对实大师的敬仰之情。
临洮健儿衷甲衣,曹家养儿乘祸机。
匹夫妄作九锡梦,鬼蜮敢学神龙飞。
负鼎而趍不遄死,筑台尚俗储歌舞。
但知铜雀望西陵,不觉妖狐叫墟墓。
分香卖履吁可怜,所志止在儿女前。
竟令山阳奉稚子,出尔反尔宁无天。
陈留作宾向司马,包羞更出山阳下。
国亡台废天厌之,何事人犹拾残瓦。
古来观物当观人,虞琴周鼎绝世珍。
区区陶甓出汉贼,矧可使与斯文亲。
歙溪龙尾夸子石,端州鸲眼真苍璧。
好奇不惜买千金,首恶宁容汙寸墨。
书生落笔驱风雷,要学鲁史诛奸回。
诅君唾去勿复用,铜雀犹在吾当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