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起来洗面更焚香,粥罢东窗未肯光。

古语旧传春夜短,漏声新觉五更长。

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有底忙。

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yuèshísān西miàozǎo
sòng / yángwàn

láimiàngèngfénxiāngzhōudōngchuāngwèikěnguāng

jiùchūnduǎnlòushēngxīnjuégèngcháng

jìnláishìshìdōuwèilǎoyǒumáng

háishāntáoxiǎowèizhěnshuìwèixiāng

注释
洗面:洗脸。
更:更次。
焚香:点燃香。
粥罢:粥吃完。
东窗:东方的窗户。
未肯光:仍未透亮。
古语:古老的谚语。
旧传:传统上说。
春夜短:春天夜晚短暂。
漏声:漏壶滴水声。
五更长:五更时间显得特别长。
事事:每一件事。
无味:索然无趣。
老去:年岁渐长。
波波:形容忙碌。
有底忙:毫无意义的忙碌。
山居:山中居住。
桃李晓:清晨的桃花李花。
酴醾:一种花。
为枕:作为枕头。
睡为乡:沉睡如同在故乡。
翻译
我洗脸时点燃香,粥吃完后东方窗户仍未透亮。
古老的谚语说春天夜晚短暂,但今夜漏壶声让我觉得五更格外漫长。
最近所有事情都索然无趣,随着年岁增长,忙碌也变得毫无意义。
我怀念山居生活,清晨的桃花李花开放,酴醾花作枕头,沉睡仿佛回到了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醒来后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起来洗面更焚香,粥罢东窗未肯光"展现了诗人早起后的一系列动作,但东窗之光尚未照进来,暗示着时间还早,天色尚暗。

接下来"古语旧传春夜短,漏声新觉五更长"引用了古人的说法,春夜本应短暂,但诗人却通过水漏的声音感受到了夜的漫长。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空虚。

"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有底忙"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对世事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减退,但生活中的琐碎杂事却依然如波涛般不断。这里的“无味”与“底忙”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老年生活的矛盾。

最后两句"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山中生活的怀念。"桃李"常用来指代春天,也隐喻着年轻时的美好时光;而"酴醾为枕"则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清晨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老去的无奈感受。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摘玉堂红皱玉·其二

珍贵均摩勒,甘滋过醴泉。

谓天不吾享,岂不厚诬天。

(0)

蒜溪

日烁千山草树然,海乡极目少炊烟。

蒜溪一脉涓涓水,只绿庵西数丈田。

(0)

新春二首·其二

春说吾去留靡定,又云君醉醒难知。

即愁醉里逃而去,不道先生有醒时。

(0)

梦馆宿二首·其一

花木扶疏月露清,昔人来此比登瀛。

不知做得神仙未,身在乔松顶上行。

(0)

离郡五绝·其五

丘笔郑克段,轲言象爱兄。

回天力不足,削地罚犹轻。

(0)

闻笛二首·其二

初如废将哭穷边,又似孤臣诉左迁。

何必谢公双泪落,野人听罢亦凄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