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
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
思往事、潸然出涕。
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
下一夜,霖铃雨。声声滴碎惊秋耳。
助凄凉、三年客舍,故乡千里。
白首冯郎休说恨,尚对孺人稚子。
恨莫恨、别离生死。
不信愁人愁不寐,但愁魂、缭绕残灯里。
听漏点,三更起。
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
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
思往事、潸然出涕。
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
下一夜,霖铃雨。声声滴碎惊秋耳。
助凄凉、三年客舍,故乡千里。
白首冯郎休说恨,尚对孺人稚子。
恨莫恨、别离生死。
不信愁人愁不寐,但愁魂、缭绕残灯里。
听漏点,三更起。
这首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词作《贺新郎·其六》以立秋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又是秋来矣”直接点题,"悠悠长日,去如流水"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词人心中充满无奈与哀伤。
"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通过自然景象暗示岁月催人老,词人感叹自己已届暮年。"思往事、潸然出涕",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接下来,词人自述愁绪满怀,泪水涟涟,质问苍天为何让自己承受如此深重的忧愁。
"下一夜,霖铃雨",借雨声渲染悲凉气氛,"助凄凉、三年客舍,故乡千里",表达出词人羁旅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白首冯郎休说恨,尚对孺人稚子",词人告诫自己要坚强面对,尽管心中充满离别的痛苦,但仍需顾及家人。
最后,词人强调愁绪难眠,"愁魂、缭绕残灯里",直至深夜听到更漏声响起,"三更起",进一步刻画出词人彻夜难眠的愁苦心境。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词人在秋雨之夜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