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姚员外见过林下》
《酬姚员外见过林下》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

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

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yáoyuánwàijiànguòlínxià
táng /

sǎotáiyíngshìyàoguòshēnzhōng
gònglínsēngjiànyúnsuíféng

lóushānshuǐpèichuísōng
shīkōngzhītiáozhòng

翻译
清扫青苔迎接贵宾来访,栽种药材消磨至申时的钟声。
仙鹤与林中僧人一同出现,云雾伴随山野中的游客相逢。
进入楼阁只见山被水隔开,酒旗上的露珠低垂沾湿了松枝。
日落时分提笔题诗离去,只觉那高雅的诗风分外庄重。
注释
扫苔:清除台阶上的青苔。
五马:古代太守出行的车驾,这里代指贵宾。
莳药:种植药材,也指消磨时光。
申钟:古代计时的钟,申时大约为下午3点到5点。
鹤:象征高洁或仙气的鸟。
林僧:居住在山林中的僧侣。
云随:云彩仿佛随着人移动。
野客:隐居山野之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或其他游人。
入楼:进入楼阁或高处的建筑。
山隔水:山水相隔的美景。
滴旆:酒旗,旆指旗子,滴指露水湿润。
垂松:松树上挂着露珠。
日暮:傍晚时分。
题诗:在景物上题写诗歌。
去:离开。
雅调:高雅的诗风或格调。
重:庄重,值得重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扫苔迎五马",意指在翠绿的苔藓间整洁地安排着几匹马,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莳药过申钟"则是说香草与药材的芬芳伴随午后的钟声,彰显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

接下来的两句"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其中“鹤共林僧见”形象鲜明,描绘了鹤与隐居林中的僧侣相遇的情景;而“云随野客逢”则是说云彩伴随着过往的行人,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一句,通过对楼台、山峦和流水之间的描写,以及雨后苔叶间滴落的露珠和低垂的松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日暮题诗去,空知雅调重",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离开此地,心中仍旧回味着这次会面的和谐旋律。这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柔和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际交往中美好时光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宫怨和叶文学四首·其三

金屋沉沉积雪光,卧听宫漏近南廊。

月华若向方诸照,应为长门滴数行。

(0)

送陈大赴清远兼寄杨维舟

寺里题名杨柳新,君游中宿更逢春。

遥知杨子谈经处,共向山阿忆美人。

(0)

南浦驿送少室山人之襄阳二首·其一

嵩少何年出,遥寻庞德公。

宁知高士宅,只在鹿门中。

(0)

晓登玉廪峰

独吹铁笛一临霞,青玉坛边散晓鸦。

洞逼金华羊是石,岭疑缑氏鹤为花。

瀑前木客支茶灶,云里山都问酒家。

莫遣移文羞涧壑,周颙真欲老天涯。

(0)

陈推府九十过余山馆始获瞻承赋此上寿

剑津解组赋思玄,八桂成林近海边。

洛邑客逢开社日,济南人拜受经年。

关前紫气占曾过,阁上青藜照不眠。

太史为君将纪异,寿星高照五云天。

(0)

雨中过喷玉岩

溟濛山色敛残曛,瀑布双垂远渐闻。

珠箔不收千日雨,银河犹泻半空云。

归鸦向树疑将去,坠石冲流响乍分。

谁共香炉峰下坐,濯缨于此息尘氛。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