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濛山色敛残曛,瀑布双垂远渐闻。
珠箔不收千日雨,银河犹泻半空云。
归鸦向树疑将去,坠石冲流响乍分。
谁共香炉峰下坐,濯缨于此息尘氛。
溟濛山色敛残曛,瀑布双垂远渐闻。
珠箔不收千日雨,银河犹泻半空云。
归鸦向树疑将去,坠石冲流响乍分。
谁共香炉峰下坐,濯缨于此息尘氛。
此诗描绘了雨后山间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溟濛山色敛残曛”以细腻之笔勾勒出雨后山色朦胧,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瀑布双垂远渐闻”一句,通过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远处瀑布的声音渐渐传来,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珠箔不收千日雨,银河犹泻半空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雨后的地面比作未收起的珠帘,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密集与地面的湿润;同时,将天空中的云彩比作银河,生动地展现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归鸦向树疑将去,坠石冲流响乍分”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通过鸦鸟归巢和石头落入溪流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谁共香炉峰下坐,濯缨于此息尘氛”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尘世烦恼的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
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
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
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
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
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