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
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
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
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
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
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
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
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
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
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
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
这首《抱一歌》由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其内容深邃,旨在阐述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抱一”。开篇即以“无极”、“太极”、“一”为起点,逐步展开对宇宙生成、万物起源的探讨。
“无极极而为太极”,从无形到有形,从混沌到秩序。“太极布妙始于一”,说明宇宙万物皆源于“一”,即道家所言的“道”。接下来,“一分为二生阴阳”,阐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万物由此诞生。
“万类三才从此出”,指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和自然现象均源自这一原始状态。随后,诗人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一”的本质与变化,强调“真一至虚灵”,即“一”既是实体又是虚无,体现了道家对存在本质的深刻理解。
“善恶机缘有差忒”,提示人类行为与道德选择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描绘了人们在欲望与幻象中的迷失,强调了回归本源的必要性。
“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鼓励人们追寻内心深处的真理,实现自我超越。通过“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在和谐与平衡的重要性。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以及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最后,“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象征着精神觉醒与智慧的爆发,引导人们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以“抱一”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哲学、宇宙观、人生智慧等多个层面,既富有哲理深度,又充满启发性,是对个体精神追求与宇宙真理探索的深刻反思。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
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
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乡关路,愁云积。
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
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玉笛临风,金杯醉雨,愔愔绿暗芳树。
梦中犹觅,春痕病起,又添别绪。
莺留蝶恋,只杜宇、催他归去。
望小桥,一片伤心,细草远连南浦。
频搦管、自抄近句,恐洒泪、向时游处。
采兰且待明年,折柳定难少住。
月楼花馆,算尽是、短长亭路。
怅美景,来往匆匆,可惜等闲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