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闻张总统国梁阵亡丹阳,寻即常州被困,感愤赋此》
《满江红.闻张总统国梁阵亡丹阳,寻即常州被困,感愤赋此》全文
清 / 袁毓卿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

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

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乡关路,愁云积。

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

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描绘了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悲壮场景。开篇“烽火惊心”,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紧张局势,紧接着“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一句,表达了对英勇将领在连绵不断的战斗中牺牲的深切哀悼。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两句,生动地刻画出将领们为国担忧、为战事焦虑的内心世界,他们挥剑斩棘,却只能以泪水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接下来,“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则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在这样的危急时刻,谁能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下半阙开始,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更为具体的画面:“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乡间道路被愁云笼罩,军府内聚集着众多将领,共同商议对策。接着,“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一句,以莺鸟的鸣叫反衬出敌情的紧迫,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气氛。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京口象征着国家的中枢,而大树的折断暗示了国家根基的动摇;扁舟的逸去,则预示着国家可能的溃败。最后,“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陷入绝境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危难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以及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仰。它不仅是一首哀悼阵亡将士的挽歌,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热切呼唤。

作者介绍

袁毓卿
朝代:清

字子芳,阳湖人,巡道绩懋女,金士麟室。有《桐阴书屋词》。
猜你喜欢

芭蕉花

芭蕉种四年,华蕊发茨檐。

玉兰为媵姊,木笔是曾玄。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

坼难劙海蚌,瓣厚落河蚶。

香色无非敛,蜂胥有自閒。

古妆蚕妇出,立马使君寒。

春久枝俱果,霞长雁正还。

寄书苏蕙老,挟扇婕妤孱。

我昔南过岭,蛮多种在田。

实甜藤俎上,丝冷葛机边。

和荔烧天紫,同椰盖海炎。

别来频屈指,秃后止馀颠。

不道孤亭畔,言抽径尺团。

逡巡无术致,描写恨才悭。

太华尖崩半,平原颍脱刓。

鹿遮樵者梦,鱼沈美人丹。

苦少榴枝泛,珊瑚奉倚栏。

(0)

题灌山小隐二绝·其一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

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0)

题经略台

维攀白玉龙,曾上黄金台。

指挥十二州,意气何快哉。

江上只如旧,四面画图开。

慨怀出奇略,何地不生才。

(0)

水车

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

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

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

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

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

(0)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0)

送上海道会沈练师

一簪华发羽衣宽,世外仙翁亦拜官。

方朔自应从吏隐,旌阳唯欲济民安。

剑横星斗龙光见,佩响天风鹤背寒。

回首丹房沧海上,弱流东去路瀰漫。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