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全文
南北朝 / 刘孝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夜月色下的山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首句“幽人住山北”,点明了隐士的居住地,山北之地往往远离尘嚣,是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之所。“月上照山东”则以月光为引子,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远方,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接下来,“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两句,描绘了隐士住所的布局与环境。洞开的门户面对着松树小径,虚掩的窗户隐藏于竹丛之中,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超然。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由活动,他避开烈日下的林荫,沿着清凉的路径行走,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避暑,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释放。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两句,通过云层遮蔽高峰、河流横跨虚空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隐士的心境已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描绘了夜晚的微光与生物的活动,萤火虫在暗草间闪烁,一只小鸟栖息在稀疏的梧桐之上,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

最后,“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表达了隐士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的精神已经飞升至云霄之上,心灵在宇宙中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平静。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则是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与对比,隐士虽然身处山林,但内心却向往着自由与宁静,对城市的束缚与喧嚣有着深切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心灵世界,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孝先
朝代:南北朝   籍贯:南朝梁彭城安上里

南朝梁彭城安上里人。刘孝绰弟。初为武陵王萧纪主簿。随纪迁转安西将军纪室。后归梁元帝,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兄弟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 
猜你喜欢

谒侍郎李先生·其四

春风曾得曳长裾,再见应知胜百书。

从此修门天万里,可能诵赋忆相如。

(0)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其三

胶漆论心忽离群,柳边躞蹀马蹄尘。

清风朗月相思夜,依旧江山面目亲。

(0)

丙子重阳触事有赋得绝句七首·其五

薄宦羁縻兔落罝,西阡不到一年赊。

销魂霜露增悽怆,陟屺瞻思晚日斜。

(0)

点绛唇.庚戌生日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饶华润。

不解膏霜鬓。池上诗翁,别带超遥韵。阳和进。

香苞翠晕。物物皆沾分。

(0)

柳梢青.山林堂席上以主人之意解嘲

品雅风流,端端正正,堪人怜惜。

因甚新来,眉儿不展,愁情如织。

倡条冶叶无情,犹为他、千思万忆。

据恁当初,真心实意,如何亏得。

(0)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