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
此诗描绘了一种秋末萧瑟的景象,梧桐叶落,蓼花飘香,但却带着一丝凉意和刚过的细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与哀怨。在这静谧的夜晚,远方传来了羌笛的悠扬声响,而那渺渺江水如同无边的思念。山势宛若黑黛,月牙似钩弯曲,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孤寂的意境。
诗中“萧条风物正堪愁”一句,捕捉了秋天特有的凄清气息,而“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燕子、鸿鹄远去的场景,以及羌笛的怨声,更添了一份离愁。
最后,“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梦魂断,倚高楼”几句,则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对着深邃的夜色和那已逝去的欢乐时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境,是一篇典型的抒情之作。
芹泮人人陶圣化,花封处处置师儒。
遥知避席来听讲,犹胜开门自授徒。
官比郑虔尤冷甚,士如赵德岂今无。
朝家调守方刓印,且可相依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