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守寺正二首·其一》
《送徐守寺正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梅野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

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樽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

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

(0)
注释
梅野先生:可能指代某位有学问或德行的前辈。
子象贤:儿子表现出贤良的品质。
心印:内心深处的理解或领悟。
单传:独自传承下来的知识或精神。
蜡烛:比喻光明或教诲。
蒲鞭:象征轻微但有效的惩罚。
执贽:拿着礼物表示敬意。
诟租吏:负责税收的官员。
玺书:古代官方文书,带有印章。
催归急:紧急催促归还。
邦人:乡亲、国人。
借一年:请求延期一年偿还。
翻译
梅野先生的儿子像一位贤能的人,一直以来他内心深处的理解得到了独到的传承。
俗语说蜡烛确实明亮,但即使是轻微的惩罚如蒲鞭,也能让人感到严肃认真。
宾客众多时,主人热情好客,酒杯满樽;然而收税官却很少,因为他们的箱子里没有钱。
朝廷为何如此急切地催促我归还,不允许我在本地再借一年以缓解财务压力。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徐守寺正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深沉表达。

“梅野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这里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形象,以梅野先生为代名词,说明其品行高洁且被人们所敬仰。"心印"二字暗示了对这位先生的深刻记忆和内心的崇敬。

“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这一句通过谚语来形容一种公正无私的品质。蜡烛能照亮黑暗,象征着正直不阿;而"罚止蒲鞭"则表达了一种严于律己、严以修身的态度。

“执贽客多樽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这里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朋友间相聚饮酒,虽无多余之财,但仍能享受简朴而真挚的欢乐。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急迫的情绪。玺书,古代帝王或官府用以颁布命令的文书,这里指的是徐守寺正即将离去的正式任命书信。诗中强调了他必须迅速启程的紧迫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勾勒出一位品德高尚、生活简朴且与友人情深的徐守寺正形象。同时,诗中流淌着一种淡定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挽知几先生

知几学行古人俦,一别尘寰四十秋。

作令才名留贵邑,为儒清誉满凉州。

丹山凤杳瞻华彩,碧落文成载玉楼。

几度临风观国鉴,不堪呜咽悼前修。

(0)

和同年翟彦荣所赠韵二首·其一

对策无才愧贾生,多君爱我独心倾。

金台别后劳飞梦,谷郡相逢话旧情。

素志谩期苏赤子,丹心终日恋瑶京。

边庭宁谧狼烟息,一统华夷仰大明。

(0)

送葛行人还朝

远持玉节度秦关,四牡騑騑不惮难。

旆影迥随山月晓,剑光高射斗牛寒。

宣扬上德颁恩赏,咨访群情进治安。

直指绣衣今古重,伫看褒锡拜金銮。

(0)

题琴樽访友图

白云滃滃满空谷,茅堂隐映多乔木。

隔岸青山势若龙,当门流水清如玉。

幽人栖遁知何年,童颜鹤发犹飞仙。

登高谩赋紫芝曲,濯足时和沧浪篇。

问奇有客来何许,一叶扁舟渡江浦。

载酒深期慰别怀,抱琴为觅知音侣。

人生会合那可常,一觞一咏情难忘。

只恐月落酒杯尽,依然离别成参商。

自惭久客无南北,怅望乡关树云隔。

何当拂袖归去来,山中醉倚梅花白。

(0)

和羊城梁俊民三首·其一

貂裘已敝早寒侵,优许归田奉玉音。

欲访徵君谈出处,丹崖翠碧白云深。

(0)

病起

夜凉如水梦魂清,病体今朝渐觉平。

下榻倚阑成久立,出门移杖欲闲行。

贫来只有青毡在,老至难禁白发生。

百岁几何开口笑,强吟聊遣□中情。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