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何曾有杜鹃,客中情绪自堪怜。
清明过了梨花谢,风景依然似去年。
郭外何曾有杜鹃,客中情绪自堪怜。
清明过了梨花谢,风景依然似去年。
这首元代诗人于立的《寄陈敬德》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时光的流转。首句“郭外何曾有杜鹃”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季节的更迭,但诗人却在“郭外”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界的疏离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客中情绪自堪怜”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在“自堪怜”三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后两句“清明过了梨花谢,风景依然似去年”则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不变形成对比。清明时节,梨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发现眼前的景色与去年并无二致,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面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外在世界的客观描述,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
有侐斋宫,翼翼沉沉。穆穆皇考,心圣祖之心。
丕冒万宇,上帝是钦。维日南至,郊祀孔临。
迁坐变食,在悬无音。凝祉受釐,俨若帝歆。
来戒来斋,用凛难谌。龙塞之山,储有良材。
乃浮於川,达帝京不迟。爰经爰营,载筑载培。
命彼大匠,绳尺是依。其柱维楠,其桷维柏。
不文不镂,海望所作。既底厥法,载观其落。
猗与煌与,天辟之宇。郁嵂柧棱,贝箔珠户。
枚枚岩岩,在乾清宫左。有丹其楹,有青其琐。
既深以严,亦安而妥。不敞不轩,周庐绵绵。
曰维亿年,利我后人。昔在圣祖,心斋肃肃。
考建兹宫,匪誇华屋。致洁致诚,毋疏毋黩。
律中黄钟,一阳始复。将事大祀,心乎穆穆。
爰即而斋,爰薰而沐。瞻仰昊穹,以集厥福。
自古建章,万户千门。亦有大夏,嶊嶉成观。
彼何为兮,此则可原。匪以富而侈,匪以饰而繁。
制朴而浑,居兹敬存。有堂则明,有室则温。
我后子孙,永保斯孔安。永言保之,戒彼崇台。
我宅是宇,心乎我思。我祖我考,廓此丕基。
我曷承之,俾堂构是贻。天飨惟诚,民归惟慈。
惟慈惟诚,匪以伪为。我后子孙,尚克念兹。
《斋宫六章章十四句》【清·弘历】有侐斋宫,翼翼沉沉。穆穆皇考,心圣祖之心。丕冒万宇,上帝是钦。维日南至,郊祀孔临。迁坐变食,在悬无音。凝祉受釐,俨若帝歆。来戒来斋,用凛难谌。龙塞之山,储有良材。乃浮於川,达帝京不迟。爰经爰营,载筑载培。命彼大匠,绳尺是依。其柱维楠,其桷维柏。不文不镂,海望所作。既底厥法,载观其落。猗与煌与,天辟之宇。郁嵂柧棱,贝箔珠户。枚枚岩岩,在乾清宫左。有丹其楹,有青其琐。既深以严,亦安而妥。不敞不轩,周庐绵绵。曰维亿年,利我后人。昔在圣祖,心斋肃肃。考建兹宫,匪誇华屋。致洁致诚,毋疏毋黩。律中黄钟,一阳始复。将事大祀,心乎穆穆。爰即而斋,爰薰而沐。瞻仰昊穹,以集厥福。自古建章,万户千门。亦有大夏,嶊嶉成观。彼何为兮,此则可原。匪以富而侈,匪以饰而繁。制朴而浑,居兹敬存。有堂则明,有室则温。我后子孙,永保斯孔安。永言保之,戒彼崇台。我宅是宇,心乎我思。我祖我考,廓此丕基。我曷承之,俾堂构是贻。天飨惟诚,民归惟慈。惟慈惟诚,匪以伪为。我后子孙,尚克念兹。
https://shici.929r.com/shici/kLnNH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