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月如何,山风江水波。
升轮依岳顶,流鉴度檐阿。
光射栖乌起,寒牵鸣雁过。
纷纷羁客感,来委此宵多。
今夕月如何,山风江水波。
升轮依岳顶,流鉴度檐阿。
光射栖乌起,寒牵鸣雁过。
纷纷羁客感,来委此宵多。
这首诗描绘了十六夜晚月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以及它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首句“今夕月如何”,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月色究竟如何?接着“山风江水波”描绘出月光下山风轻拂,江面泛起层层涟漪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升轮依岳顶,流鉴度檐阿”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作缓缓升起的车轮,依附在山峰之巅;同时,月光如同流动的镜子,穿过屋檐的缝隙,照亮了幽暗之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月光的柔和与广阔。
“光射栖乌起,寒牵鸣雁过”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动态景象。月光照射下,栖息的鸟儿被惊起,飞向远方;寒冷的月夜,南迁的大雁也因月光而显得更加清晰,它们在空中留下一道道飞行的轨迹。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生机,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转。
最后,“纷纷羁客感,来委此宵多”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远离家乡的旅人,在这月圆之夜,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对家人的思念,或许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思。月光下的夜晚,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感、思考人生的重要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深刻融合,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三农一命如纸薄,已定盖藏犹不乐。
年来悭雪意如何,抟空岁事堪隃度。
新誇两白已呈祥,数日天工还作恶。
栽培玉屑界琼田,指顾同云藏碧落。
万象改容龙战野,满船空载鱼纵壑。
诗才唤起金闺人,坡上传香梅缀萼。
明当改选岁又稔,扬州骑得缠腰鹤。
家有灵光独岿然,事感鸰原惊已昨。
岂无他人和者寡,不有阿咸几落寞。
关心不见九华楼,旧游莫叹登云阁。
与我新诗字字奇,珠玉盈怀分陆橐。
便饱蒲帆纵木兰,王阳时节好弹冠。
官身台历星迟速,世路天香篆屈盘。
人去边头三策在,春回天上五溪寒。
归飞未戢青冥翅,却与朝廷作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