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插笏曾无数,黛色参天正近秋。
最爱茅庵坐清昼,琤琮常听瀑泉流。
远山插笏曾无数,黛色参天正近秋。
最爱茅庵坐清昼,琤琮常听瀑泉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一幅山水画的欣赏之情。首句“远山插笏曾无数”,以“笏”比喻山峰之高耸,形象地展现了远山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接着,“黛色参天正近秋”,运用色彩与季节的对比,描绘出山色深沉而接近秋天的氛围,给人以深邃而宁静的感受。
“最爱茅庵坐清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在清静白天里独坐茅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心境。最后一句“琤琮常听瀑泉流”,通过生动的声音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瀑布潺潺的流水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上都太一临天街,千乘万骑频往回。
神崧太一古所治,曷日属车游豫来。
昔年章圣奉玄寂,离宫万堵临崔嵬。
定陵弓剑隔重岭,金碧渝暗翚鸳摧。
重门铜兽闭永日,灵囿御坐生苍苔。
达官乞开奉祠事,肉食罔知真可咍。
小臣作诗非望幸,欲写万壑松风哀。
诸孤皆妙禀,况乃承义方。
世济商人美,各是万夫望。
拳拳奉先志,诛茆建崇堂。
岂徒轮奂美,卓绝当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