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已敝早寒侵,优许归田奉玉音。
欲访徵君谈出处,丹崖翠碧白云深。
貂裘已敝早寒侵,优许归田奉玉音。
欲访徵君谈出处,丹崖翠碧白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貂裘已敝早寒侵”,以貂裘破旧、寒气侵袭的形象,暗示主人公经历了世事沧桑,内心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优许归田奉玉音”一句,表达了他得到允许或同意,可以回到田园生活,侍奉尊长的心愿,透露出一种满足与期待。
后两句“欲访徵君谈出处,丹崖翠碧白云深”,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精神追求。他想要去拜访古代的隐士徵君,探讨隐居的原因和处世之道。这里的“丹崖翠碧白云深”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象征着高洁脱俗的隐逸生活,以及主人公内心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现实到理想,从繁华到简朴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隐士智慧的敬仰之情。
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
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
小儿造物不可测,昨日南风今日北。
黄郎束手篷下眠,尽日閒看顺水船。
顺船得势如马走,相望招呼不回首。
长风破浪我亦曾,顺逆偶尔非人能。
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
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
刘家好姊妺,嫁作儒家妇。
儒生逝不返,姊妺何所去。
忆昔嫁夫时,各愿以偕老。
今日无所归,骨肉自相保。
一炉铸两镜,悬置东西窗。
窗前主人去,两镜复一双。哀哉哀哉刘二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