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
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
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脱簪。
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
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
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
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脱簪。
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之上的情景。"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繁华场合中隐含的忧虑和痛苦,一种不忍直视的心情。"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则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沉重而深远的情感。
"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脱簪"一句中,玉座和椒涂都是宴席上的摆设,而“停箸”和“脱簪”则暗示了一种放弃或解脱的意味。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物质享乐的一种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像直言谏诫的大臣一样,去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沉迷于酒色的享乐。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
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
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闻说山踰梅驿,江沿章水,更住郁孤台下。
关心舴艋,风烟留滞,辛苦樯乌帆马。
到而今故里,重剪西窗小灯话。
话年来、竹林非旧,小阮交疏,天涯早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