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其二》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

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

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脱簪。

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

(0)
注释
殷忧:深深的忧虑。
淮祲:淮水边的阴霾,象征战乱。
鹃叫: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哀伤。
蜀冤:蜀地的冤情。
玉座:皇帝的宝座。
停箸:放下筷子。
椒涂:指用花椒装饰的物品,象征地位或权势。
脱簪:摘下头上的簪子,表示忧虑。
谏臣:直言进谏的大臣。
醉翁:指欧阳修,以其《醉翁亭记》中醉翁自比,意指沉迷于享乐。
翻译
遍览姑苏美景,忧虑之情几乎要撕裂心肺。
战马在淮水边嘶鸣,哀怨着战争的阴霾,杜鹃鸟在蜀地悲啼,诉说着深厚的冤屈。
皇帝的宝座上,君主放下筷子,连头上的花椒装饰也摘下,显露出内心的沉重。
应积极进言劝谏,不要像醉翁那样只知沉醉于山水,不关心国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之上的情景。"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繁华场合中隐含的忧虑和痛苦,一种不忍直视的心情。"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则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沉重而深远的情感。

"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脱簪"一句中,玉座和椒涂都是宴席上的摆设,而“停箸”和“脱簪”则暗示了一种放弃或解脱的意味。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物质享乐的一种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像直言谏诫的大臣一样,去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沉迷于酒色的享乐。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过夏国新安县

昔年今日渡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0)

北山堂

筑堂太湖北,堂上何所见?

好峰七十二,终日如对面。

其中尽白云,且是难持赠。

鹤鸣露气升,鱼跃波光泛。

唯尔禅居人,天机两相羡。

(0)

八归.春夜融谷叔从南雄归,别自都下,会在里门,历三年矣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

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

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闻说山踰梅驿,江沿章水,更住郁孤台下。

关心舴艋,风烟留滞,辛苦樯乌帆马。

到而今故里,重剪西窗小灯话。

话年来、竹林非旧,小阮交疏,天涯早归也。

(0)

冬雨夜坐

钟残漏尽五更天,绮阁吟诗尚未眠。

一阵暗香风送到,梅花窗外雨绵绵。

(0)

杨柳枝词·其一

汉东门外柳新栽,拂晓长堤露眼开。

野老攀条相向语,去年曾被贼烧来。

(0)

渔家傲·其二寄李中溪仁夫

春色已随银树去。点苍千里行云暮。

四颗明珠行复聚。歌舞处。鹤桥便是秋娘渡。

青镜红颜容易去。老年芳景须珍护。

服食求仙多错误。君记取。九州大错休教铸。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