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绝棹歌发,霜寒过霅川。
云栖山顶寺,月坠水中天。
宿雁惊鱼网,啼乌近客船。
舟人自相语,沧海半成田。
钟绝棹歌发,霜寒过霅川。
云栖山顶寺,月坠水中天。
宿雁惊鱼网,啼乌近客船。
舟人自相语,沧海半成田。
这首元代诗人汪鑫的《晓发霅川》描绘了清晨从霅川出发时的宁静与美丽景象。首句“钟绝棹歌发”,钟声停止,船夫开始歌唱,营造出一种晨起的宁静氛围。接着“霜寒过霅川”,霜寒笼罩着过境的霅川,增添了季节的冷冽感。
“云栖山顶寺,月坠水中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云雾缭绕的山寺比作栖息在山顶的云,而月亮仿佛落入水中,创造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宿雁惊鱼网,啼乌近客船”则通过雁、鱼、乌鸦等自然元素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偶然与惊喜。宿雁的惊动、鱼网的波动、乌鸦的啼叫,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舟人自相语,沧海半成田”两句,以舟人的对话作为结尾,不仅体现了旅途中的交流与互动,还暗含了对沧海桑田变化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清晨出发时的静谧美、自然之韵以及旅途中的人情味,是一幅生动的水乡晨行图。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
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
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
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
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
风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
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
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
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
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况衰晚、渊明意薄。
重阳羞对吟酌。
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