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浮生水上萍,百年那得眼长青。
醉中但爱杯呼月,镜里惊看鬓易星。
瓶胆插花时过蝶,石拳栽草也留萤。
瑶音到手知音少,默诵南华一卷经。
兀兀浮生水上萍,百年那得眼长青。
醉中但爱杯呼月,镜里惊看鬓易星。
瓶胆插花时过蝶,石拳栽草也留萤。
瑶音到手知音少,默诵南华一卷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兀兀浮生水上萍",以水生之萍草比喻人生如过眼云烟,无根无据,随波逐流。"百年那得眼长青"则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醉中但爱杯呼月"和"镜里惊看鬓易星",透露出诗人在饮酒作乐中寻求逃避现实的安慰,同时也意识到年华老去,头发渐白,这种自我领悟带有一丝哀愁。
"瓶胆插花时过蝶"和"石拳栽草也留萤"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片段。瓶中之花招蜂引蝶,石头旁之草留住萤火虫,这些细节展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最后的"瑶音到手知音少"和"默诵南华一卷经"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佛典的珍视。瑶琴之声美妙而难得,故需珍惜;默读《庄子》中的《南华经》,则是诗人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宁的过程。
山翠湖光昼掩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香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知安行,仁义中正。
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道统流传。
六经既明,以诏后世。三纲五常,昭然不替。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人极斯立,天地同功。
生民以来,卓乎独盛。允集大成,实天所命。
有天下者,是尊是崇。曰性圣道,曷敢勿宗。
顾予眇躬,承此大业。惟圣之谟,于心乃惬。
用之为治,以康兆民。圣泽流被,万世聿新。
报典之隆,尤在阙里。庙宇巍巍,于兹重美。
文诸贞石,以光于前。木铎遗响,于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