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然师》
《白云然师》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yúnránshī
sòng / wángānshí

báishǒushānzhōngxíngháigǎotóng

táizhēngānjìngyún穿chuānkōng

chénsuíchēzhétāoxìngōng

hūnhūnlǎonánběiyìngxiègāofēng

翻译
在山中度过一生,身体如同枯木一般
青苔竞相覆盖小径,白云填补了天空的破洞
尘土随着车轮印行,波涛任由船夫操控
昏昏然度日,南北不分,应感谢这高洁之风
注释
白首:一生。
形骸:身体。
槁木:枯木。
庵:小屋,这里指小径。
衲:僧衣,这里比喻云朵。
车辙:车轮留下的痕迹。
波涛:江河湖海的水波。
昏昏:昏暗不明。
南北:方向,这里指人生道路。
谢:感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融合,头发如雪,与山林树木共存。"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则写出了苔藓争夺小路,云雾弥漫如织补天际之缝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一句,通过对比尘土随车轮印记与波涛依旧信任水工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自然永恒之比较。"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四季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这片高洁山风的感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将山中的寂寞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席上音乐杂咏十首·其五箫

赤壁坡仙赋,秦台弄玉祠。

韶音今再作,应见凤来仪。

(0)

存心

冲漠无朕内,万象自森然。

堪叹虚无子,悬空学圣贤。

(0)

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

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0)

一剪梅.庚戌元夕饮文远家

传柑节候雨初晴。灯满山城,月满山城。

画堂围坐夜三更,墙外歌声,席上歌声。

可人添送紫金罂。未解春酲,又犯春酲。

不辞扶醉卧前楹,客也多情,主也多情。

(0)

八月九日醉书·其七

缺月昏昏过短垣,拟扶残醉卧西轩。

明朝再有寻诗约,未许奚奴早扣门。

(0)

将进酒

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

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

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