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
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
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
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
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
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将进酒》描绘了一幅宫廷宴饮中的悲剧场景。诗人以安汉公(可能暗指某位权臣)饮酒为引,暗示了一场潜在的权力斗争。"蝮蛇蜿蜒持在手"象征着危险和不祥,暗示了宴会上的紧张气氛。随着太阳西沉("未央宫中日将酉"),安汉公试图通过敬酒接近君王,但此举却引发了宫中恐慌,连太后也惊慌失措,仿佛在为他的命运哀悼。
接着,诗人提及申氏子,一个可能的牺牲品,他在清晨的宫廷宴会上被逼迫举杯,甚至亲手残害自己的亲人,以换取生存或权力。申氏子的痛苦表情和自我牺牲的行为,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
最后,诗人对安汉公的决策提出质疑,指出他孤注一掷的策略导致了自己的孤立无援,如果早知结局会如此悲惨,还不如当初不追求皇位。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权力争夺背后的冷酷现实,以及对忠诚与背叛主题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