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帚画娥眉。
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帚画娥眉。
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的作品,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佛法与文学的交融。诗中提到“把将扫帚画娥眉”,形象地描绘了禅师以日常事物象征佛法的智慧,将扫帚比喻为修行者内心的清净和智慧。接着,“百千诸佛真消息”表达了佛法广大无边,而“觌面分明举似伊”则意味着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
诗中还提及了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暗示了诗人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借此机会借题发挥,以诗传法,引导读者思考佛法与文学的相互启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深意于日常对话之中,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色。
同时参外庭,一朝谢朝列。
铩羽非难驯,所惊峻网设。
逸足睎高骧,聊以就羁绁。
予季庙廊姿,为邦茂时哲。
及期宣令猷,何暮伫来辙。
承檄惧有愆,趋装怅无悦。
曾是东山情,薄兹西河烈。
芳岁若电驰,隆休亦飙瞥。
翘首关路长,寸心念将别。
张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
独坐淮水濆,临池伴鱼钓。
京口蹑寒芜,彭城搴荒藋。
扁舟浮汉江,一揽关山要。
西上定军山,咨嗟武侯庙。
旋车下秦栈,绝谷随奔峭。
昭陵图骏骨,汉阙悲残照。
石鼓在燕山,望诸可凭吊。
还登尼父堂,礼器存遗诏。
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长啸。
诸子并多材,笔画皆克肖。
削柎追宜官,俗书嗤逸少。
尤工苍雅学,深鄙庸儒剽。
郤思旧游国,转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烧。
惟此数卷书,鸣琴对言笑。
持以勖儿曹,四海有同调。
莫浪逐王孙,但从诸母漂。
诸陵何崔嵬,不改苍然色。
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佳气郁葱䓤,灵长讵可测。
云何宫阙旁,坐见獯东偪。
空劳牲醴陈,微寘神岂食。
仁言人所欣,盗言人所惑。
小修此陵园,大屑我社稷。
朅来复仲春,再拜剪荆棘。
臣子分则同,骏奔乃其职。
区区犬马心,愧乏匡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