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树上夜乌栖,黄茆舍里晓鸡啼。
鸡啼未了乌飞去,锦帐佳人不知曙。
乌桕树上夜乌栖,黄茆舍里晓鸡啼。
鸡啼未了乌飞去,锦帐佳人不知曙。
这首《乌栖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晨景图。通过乌桕树上的夜乌与黄茆舍里的晓鸡,作者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时间的过渡,从夜晚到清晨的自然更替。乌鸦栖息在乌桕树上,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沉寂;而随着晨光初现,鸡鸣声起,打破了这份宁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鸡啼未了乌飞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鸡鸣之后,乌鸦飞离树梢,这一动态的变化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寓意着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规律性。而“锦帐佳人不知曙”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类的生活,通过“锦帐佳人”这一形象,暗示了贵族或富有人家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乌栖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
麟经绝笔今几年,学者异说何纷然。
操矛入室务相伐,谁能浚井得美泉。
梅溪野人独好古,遗经独抱期心传。
从予讲论有赵陆,得趣往往忘蹄筌。
章生妙龄固可畏,圣经贤传思穷研。
赢粮远来若有意,席未及暖俄言还。
岂厌先生纸上语,奥境不见徒留连。
春秋明日遂东矣,情钟我辈徒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