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眼相看颇异常,遥遥莲社有遗芳。
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
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
道眼相看颇异常,遥遥莲社有遗芳。
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
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法灯闻上人和杜鹃诗酬以前韵》。诗中以“道眼”开篇,寓意诗人洞察世事的敏锐视角,与“莲社”相呼应,暗示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接下来,“两篇诗好无蔬气,四季花然带佛香”两句,既赞美了法灯上人的诗歌之美,又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展现出诗人的宗教情怀。
“杖锡何时离竹径,寻山莫惜访槐堂”则表达了对法灯上人行踪的关切与向往,希望他能常来交流,共同探讨佛法与文学的奥秘。最后,“小园花疏烦题注,诗往花来未可忘”两句,以小园中的花开花落为喻,强调了诗与自然、时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法灯上人友谊的珍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一首融合了宗教、友情与自然美的佳作。
师离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纵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辉。
影敷丈室炉烟惨,风起禅堂松韵微。
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
儿童传好语,王子去求仙。
我住亦迩只,君胡不惠然。
相望百里外,一别五年前。
会聚浑闲事,鹭鸥盟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