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永夜不阖扉。
盈盈楼上女,耿耿如相依。
岁月忽已晚,草木变芬菲。
扳条折其荣,风流付枕帏。
蹇修时不存,悠悠谁与归。
仰视浮云驰,俯见月在衣。
置书怀袖中,有约吾敢违。
愿寄双飞燕,为我西北飞。
明月照高楼,永夜不阖扉。
盈盈楼上女,耿耿如相依。
岁月忽已晚,草木变芬菲。
扳条折其荣,风流付枕帏。
蹇修时不存,悠悠谁与归。
仰视浮云驰,俯见月在衣。
置书怀袖中,有约吾敢违。
愿寄双飞燕,为我西北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怀念的情感。开篇“明月照高楼,永夜不阖扉”表达了作者在明亮的月光下,对着空旷的高楼,长夜难眠的心境。这两句通过对比月之明亮与夜之漫长,烘托出一种无法安寝的孤独感。接着“盈盈楼上女,耿耿如相依”则透露出作者对远方所思念之人的深切怀想,"盈盈"和"耿耿"两词都表现了满溢的情感,如同心中的思绪难以抑制。
中间部分“岁月忽已晚,草木变芬菲。扳条折其荣,风流付枕帏。”通过对时光易逝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时间飞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岁月匆匆,不经意间已至晚年;草木更迭,芬芳也随风而去,这些都让人感到生不逢时的哀伤。
“蹇修时不存,悠悠谁与归。”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归宿的迷茫。"蹇修"指的是旧日之欢乐,而今皆已不复存在;"悠悠"则是心中的无尽思念,谁能与我一同回返那逝去的岁月?
末尾“仰视浮云驰,俯见月在衣。置书怀袖中,有约吾敢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坚守承诺的情操。"仰视浮云驰"和"俯见月在衣"展现了作者孤身一人,对着天际流动的云和脚下静谧的月光,思绪万千;而"置书怀袖中,有约吾敢违"则显示出作者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承诺的坚守。
最后“愿寄双飞燕,为我西北飞。”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那些自由翱翔的燕子,将自己的思念传递到遥远的西北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也是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长,通过对月夜、高楼、女子、岁月、草木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之物的无尽追忆。
河水何茫茫,云是牛女渡。
君志在四海,去增无回顾。
昂头日月低,举目烟霞护。
即此有仙源,何必溷尘雾。
忆昔有张骞,荒词鲜所据。
何源有定所,织女在何处。
我愿乘长风,鼓棹大江去。
手持照水犀,怪物尽剖著。
展君乘槎图,莫教俗眼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