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孝陵六首·其六》
《谒孝陵六首·其六》全文
清 / 蒋葆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沧桑感慨吊前朝,整步丹墀过小桥。

鱼碗沈埋泉路閟,凫灯闪烁火光摇。

遥青拄笏环晴嶂,远白飞帆涌暮潮。

回首五云深处望,马蹄碎踏乱山骄。

(0)
鉴赏

此诗《谒孝陵六首(其六)》由清代诗人蒋葆元所作,通过描绘孝陵的景致与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前朝的感慨与追思。

首句“沧桑感慨吊前朝”,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沧桑”二字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引发读者对过往时代的思考与怀念。接着,“整步丹墀过小桥”,诗人步入孝陵,穿过象征着尊贵与庄严的丹墀,踏上小桥,这一行进过程不仅展现了孝陵的宏伟与庄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肃穆与敬仰。

“鱼碗沈埋泉路閟,凫灯闪烁火光摇。”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鱼碗沉入泉底,象征着历史的深邃与不可触及,而凫灯在火光中闪烁,则仿佛是历史的微光,虽渺小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深远与不朽。

“遥青拄笏环晴嶂,远白飞帆涌暮潮。”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遥远处的青山环绕,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而晴嶂则象征着历史的清晰与坚定。远处的白帆在暮潮中涌动,既表现了历史的流动与变迁,也寓意着后人对先人的追忆与传承。

最后,“回首五云深处望,马蹄碎踏乱山骄。”诗人回首眺望,五云深处隐含着无尽的历史与传说,而马蹄碎踏乱山,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赞颂。这句话以动态的画面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孝陵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更蕴含了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蒋葆元
朝代:清

字震初,莼子。宣统己酉岁贡。安徽候补县丞。著有拙盦诗稿,酒雨香云阁词钞。
猜你喜欢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一

岭表群推大小冯,济南名士久称雄。

早知诗律通于吏,翻幸家山付与公。

太史望云凫入境,才人制邑锦临风。

频年井里传舆诵,今日身游化被中。

(0)

小诗·其四

抚孤二十年,高堂头已白。

读书受遗命,散财佐结客。

不责奉养职,反恤子妇劳。

除礼空王外,炊爨必躬操。

行仁不望报,自待不嫌薄。

天使德润身,六旬又矍铄。

近来伤世变,疾痛时一作。

儿壮嗜嬉遨,成名未可期。

亲年日以衰,儿数日以奇。

种萱不蠲忧,负米难求饱。

苦将风尘身,重累闾门抱。

鸿鹄有遐心,何如反哺鸟。

(0)

代挽王树楠

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

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

(0)

挽曾国荃联

一门独有千秋,与兄弟四人,戡乱中原,叹节钺宣劳,王事驰驱公最久;

半载都成大梦,偕彭杨两老,骑箕天上,更竹林饮泣,晨星寥落我何堪。

(0)

挽符葆森联

悃愊无华,信史谁书循吏传;

穷愁有作,佳儿能诵老夫诗。

(0)

挽同姓

诗梦已难通,春草独寻人去后;英魂竟安在?

竹林空见日斜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