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同姓》
《挽同姓》全文
清 / 廖厚初   形式: 对联

诗梦已难通,春草独寻人去后;英魂竟安在?

竹林空见日斜时。

(0)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首句“诗梦已难通”,暗示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沟通已变得难以实现,可能是指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交流变得不再顺畅,或是指逝者已远离尘世,使得生者难以通过诗歌与其心灵相通。接着,“春草独寻人去后”一句,运用了典型的象征手法,春草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而“独寻”则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寻找逝者留下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孤独而执着的思念之情。

“英魂竟安在?”这一问句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所在之处的疑问与探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对逝者命运的关切。最后一句“竹林空见日斜时”,以竹林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通过“空见”二字,强调了在竹林中只能见到夕阳西下的一幕,却不见逝者的身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性反思。

作者介绍

廖厚初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挽张秉道以入觐客死洪州

闻说朝天事已非,滕王阁畔泪沾衣。

空江寂寞秋莼冷,张翰何由更忆归。

(0)

春日书怀

忆昔承恩游宦时,上林春色总相宜。

归鸦已遂栖枝恋,老骥何因伏枥悲。

南国莺花非壮日,东山尊酒是佳期。

长安纸价今腾否,犹是人传水部诗。

(0)

答客问

客问当年作帝臣,朝仪曾睹内家真。

佩随钟漏趋丹陛,衣染炉香散紫宸。

一谢仙班那再得,将谈盛事已难陈。

容华未尽恩先尽,回首莺花梦里春。

(0)

送吴纯叔北上

阊阖门前望淮水,汉京遥隔几重云。

清尊斟酌人难别,白马迟回路忍分。

秘器从来颁上相,敝帷何用乞明君。

朝中故旧多相问,莫怪卢家独未闻。

(0)

人日偕马李二僚孟吴两文学并张子过朱氏登楼

王家种竹开三径,人日留宾拟七贤。

潘县桃花晴弄日,漳河柳色净含烟。

青春好趁登楼阁,深夜犹闻度管弦。

自笑微官淹墨绶,几时嘉会召金钱。

(0)

送李子植卿自圯县迁和顺

可怜潘岳仍怀县,犹忆河阳桃李时。

年少有才今共忌,风流为政去多思。

太行日暮凫堪远,上党云回雁独迟。

人世别筵那遽促,天涯后会渺难期。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