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重岚里,酣眠即道心。
涧幽琴响枕,云厚絮添衾。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
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
一榻重岚里,酣眠即道心。
涧幽琴响枕,云厚絮添衾。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
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山阁中醒来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首句“一榻重岚里,酣眠即道心”以“一榻”为起点,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浓厚雾气环绕的山间小屋之中,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所谓的“道心”。接下来,“涧幽琴响枕,云厚絮添衾”两句,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涧、琴声与厚重的云层、棉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心灵寄托。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悠久,主人公在如此深邃的自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会到了山川的古老与永恒,这种超越世俗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则以对未来的一丝忧虑和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幸福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愿望。
中秋玩月小蓬莱,风送婵娟入座来。
樽俎论文清有味,湖山照眼净无埃。
云生脚底蛟龙卧,影落人间鼓角催。
把酒问天兼问月,何时此夜更衔杯。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近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阴壑来悲风,薄莫吹急雨。
冥冥揽寒色,咫尺暗山路。
茅檐两三家,曲涧萦竹坞。
停车且问讯,欲止此何许。
老翁行步弱,扶杖倚门户。
问我官何忙,野宿今无所。
向夜号狐狸,深林啸豺虎。
甘心在择肉,闯首辄凭怒。
驾言往何之,一榻翁敢拒。
延我傍中堂,慇勤慰良苦。
解衣土锉旁,支枕憩行旅。
昏然饱安眼,境寂绝猜怖。
鸡声报明发,征车犯寒去。
呼灯别老翁,鼻息方栩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