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通过"海山郁郁石棱棱"和"南临赡部三千界"等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到它的宏伟与壮丽。"新豁高居正好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宇的喜爱与期待,似乎在邀请他人来此游览。
"东对蓬宫十二层"中的"蓬宫"可能指的是仙境或宏伟的建筑,与现实中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的夸张手法和想象力。接着的"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则是诗人在新建成的楼宇中邀请朋友赏月、共酌诗酒,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最后两句"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表达了一种微妙的心理状态。尽管外界可能看不出什么,但诗人内心却隐藏着别样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情感是通过修饰亭台来寄托的,而不是直接流露出来的。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喜悦、邀请与共享,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为人知的情绪。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