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沈宵柝,江关泊未安。
窗虚得疏响,舟重压新寒。
梅落倡楼笛,芦垂钓子滩。
邻航催晓发,得共月华看。
朔雪沈宵柝,江关泊未安。
窗虚得疏响,舟重压新寒。
梅落倡楼笛,芦垂钓子滩。
邻航催晓发,得共月华看。
这首《雪夜泊舟浒墅》描绘了诗人于雪夜泊舟浒墅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冬日氛围与静谧之美。
首句“朔雪沈宵柝”以“朔雪”点明季节与天气,暗示了夜晚的寒冷与雪的覆盖,而“宵柝”则为夜晚的更鼓声,与雪景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江关泊未安”一句,写出了诗人泊舟时内心的不安,或许是对于旅途的疲惫,或是对未知的担忧,这种情绪在雪夜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深刻。
接着,“窗虚得疏响,舟重压新寒”两句,通过窗户的虚设与舟身的重量,以及新来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这里的“疏响”既指轻微的声响,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声音的期待与渴望。
“梅落倡楼笛,芦垂钓子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梅花飘落,笛声悠扬,芦苇随风轻摆,钓鱼人在河滩上忙碌。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夜世界。
最后,“邻航催晓发,得共月华看”表达了诗人对清晨即将到来的期待,以及与月光共赏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旅途继续前行的鼓励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
每于和顺中,切切而偲偲。
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
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
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
子不以脱穫,便废锄与犁。
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
拓开大规模,不作小干枝。
果然升春官,粗惬心所期。
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
此别固不惜,岂无深长思。
庭萱日就芜,门户一线微。
子若不努力,谁与相扶持。
文章但平易,毋以骄出之。
共登青云程,了此一段奇。
却归坐北窗,脱去名利羁。
于皇太极蕴,力与求真知。
子往治畿邑,趣装亦良勤。
惠然来过我,话别更情亲。
顾我老且病,已与死为邻。
独思陪胜侣,倍觉惜清晨。
忍唱阳关彻,与子从此分。
愿子且少驻,醉我瓮头春。
子虽未宦达,意气已凌云。
今去天尺五,腾上岂无因。
要无求速化,切莫虑长贫。
抱才能自重,何患不如人。
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
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
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