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荆山寺》
《游荆山寺》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

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

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jīngshān
sòng / fèi

dàozuǒféngyōuwēiránxiàngxīn

quánshēngchángràoshèshānqīnrén

shūyǒushí穿chuānzhútángrǎnchén

lǎosēngrénghǎoshìyànláipín

翻译
在路边我遇见了一座幽静的寺庙,显得庄重而新颖。
泉水的声音长久地环绕着房屋,山色仿佛要侵入人的身心。
稀疏的窗户偶尔透进竹影,空旷的大堂没有丝毫尘埃。
年迈的僧人依然热衷于佛法,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注释
道左:路边。
幽寺:幽静的寺庙。
巍然:庄重的样子。
气象新:新颖。
泉声:泉水的声音。
长绕舍:长久地环绕着房屋。
山色:山的颜色。
侵人:侵入人的身心。
疏牖:稀疏的窗户。
穿竹:透进竹影。
虚堂:空旷的大堂。
不染尘:没有尘埃。
老僧:年迈的僧人。
仍好事:依然热衷于佛法。
不厌客来频: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写出了诗人偶遇深藏于山野之中的古寺,给人以崭新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和更新。

接着“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透露出水声环绕,山色的浓郁,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觉到山林间亲密而不失威严的美。这里的“侵人”表现了山色对人的包围感,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第三句“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通过窗棂之间竹影的摇曳,以及寺庙内部清净无尘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脱俗的生活状态。竹和空旷的堂宇共同营造了一种禅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则透露出寺庙中老僧热心接待客人的情形,即便是频繁到访也不感到厌倦。这里的“好事”不仅指老僧对佛法的喜爱,也包含了他对于与人交流、传递佛法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隆州·其二

笑杀丹渊吐语轻,山城都不似川城。

不知禁路春风透,几放溪山照眼明。

(0)

题岘山图

樽俎当年缓带公,山月自高亭自远。

荣荣枯枯几晋馀,世外蓬莱忽清浅。

(0)

羽客熊叶二师言归铁柱以五十六言饯之

喜见洪都二散人,直疑吴许是前身。

看梅始识林和靖,载酒还寻贺季真。

铁柱擎天龙已蛰,星坛近斗月为邻。

思归却有他年约,来庆吾登九十春。

(0)

童丱须知.衣服八篇·其三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妃。

宫妃莫道无青史,马后先传大练衣。

(0)

诗社得神字

今宵文会友,作句擅清新。

始也诗言志,终焉笔有神。

既无折角者,宁有面墙人。

只待逢真主,艰难七月陈。

(0)

饯冯圆中吏部出守

蚤岁登巍第,即潜正黑头。

一封忧国虑,五马便乡州。

笔底平生学,胸中康济谋。

胜须勤蓄积,圣主欲兼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