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
每于和顺中,切切而偲偲。
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
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
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
子不以脱穫,便废锄与犁。
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
拓开大规模,不作小干枝。
果然升春官,粗惬心所期。
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
此别固不惜,岂无深长思。
庭萱日就芜,门户一线微。
子若不努力,谁与相扶持。
文章但平易,毋以骄出之。
共登青云程,了此一段奇。
却归坐北窗,脱去名利羁。
于皇太极蕴,力与求真知。
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
每于和顺中,切切而偲偲。
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
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
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
子不以脱穫,便废锄与犁。
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
拓开大规模,不作小干枝。
果然升春官,粗惬心所期。
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
此别固不惜,岂无深长思。
庭萱日就芜,门户一线微。
子若不努力,谁与相扶持。
文章但平易,毋以骄出之。
共登青云程,了此一段奇。
却归坐北窗,脱去名利羁。
于皇太极蕴,力与求真知。
这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和鼓励之意的诗篇。开头“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直白地展现了兄弟之间如朋友般互相劝勉、规劝的情谊。这份情谊在“每于和顺中,切切而偲偲”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刻且持久的特质。接下来的“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则描绘了作者与弟弟共同经历的岁月坎坷,以及他们对于学问和事业不懈追求的态度。
诗中“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的生活写实,展示了兄弟俩在物质上自我牺牲、刻苦励志的情形。接着,“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和“子不以脱穫,便废锄与犁”表明了作者对弟弟学业的期待,以及对于未来无限可能性的鼓舞。
在“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拓开大规模,不作小干枝”的句中,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勉励兄弟要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而非满足于浅尝辄止的小成就。此后,“果然升春官,粗惬心所期”则是对弟弟成功考取功名的一种肯定和赞许。
诗人在“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中表达了对于即将离别的兄弟之情感,不免感到一丝不舍。而“此别固不惜,岂无深长思”则是对这次别离背后的深远考虑和期待。紧接着,“庭萱日就芜,门户一线微”描绘了家园渐渐荒凉的景象,以及家庭境况的艰难。
在“子若不努力,谁与相扶持”的句中,诗人以父兄的身份对弟弟提出警示,强调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互相支持。最后,“文章但平易,毋以骄出之”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应有的态度,即不因作品的流传而骄傲自满。
全诗最后的“共登青云程,了此一段奇。却归坐北窗,脱去名利羁。于皇太极蕴,力与求真知”则是对兄弟共同追求高尚理想、摆脱世俗功名利禄束缚,以求索真理的愿景。
这首诗通过深情的言辞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事业的执着追求,更体现了兄弟间的情谊与鼓励,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激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