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
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
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
深藏牢包三十年,光怪邻里惊相传,欲献天子无由缘。
朝廷昨日钟鼓县,呼工琢圭寘神筵。
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
红罗复叠帕紫毡,发视绀碧光属联。
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
嗟我岂识真与全。
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
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
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
深藏牢包三十年,光怪邻里惊相传,欲献天子无由缘。
朝廷昨日钟鼓县,呼工琢圭寘神筵。
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
红罗复叠帕紫毡,发视绀碧光属联。
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
嗟我岂识真与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玉的故事,表达了对真玉的鉴赏与追求。开篇即以“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这股气象征着玉石的存在,而后文“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则进一步描写了寻找和鉴赏玉石的过程。
诗中“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发现真玉时的喜悦与震撼。接着,“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则表现出诗人对真玉价值的认定,而市人却无法识别,这种反差强调了玉石的稀有性。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一句,描绘了一位老估价师夜不能寐,对珍贵物品的渴望和专注。而后文“深藏牢包三十年,光怪邻里惊相传,欲献天子无由缘”则抒写了对玉石长期收藏与保管,以及希望呈献给皇帝但又不知如何实现这一愿望的复杂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朝廷昨日钟鼓县,呼工琢圭寘神筵。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描述了官府对玉石加工与选择的严格要求,而“红罗复叠帕紫毡,发视绀碧光属联”则是对精美玉器包裹和装饰的细节描写。
最后,“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嗟我岂识真与全”表达了对于价值评估的困惑,以及诗人内心对于鉴赏真玉的自信与疑虑。整首诗通过对玉石寻找、鉴赏、加工和珍视的详尽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东风第一番春游,白袷清樽半日休。
花气未醒蜂蝶懒,宿寒犹殢雨云愁。
人烟带郭居全少,林沼当轩趣迥幽。
吟过小桥归梦晚,乱钟何处思悠悠。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閒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