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自何时有,得名从偃公。
谁能继张陆,为载水经中。
泉自何时有,得名从偃公。
谁能继张陆,为载水经中。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剡溪杂咏·偃公泉》。诗中通过对偃公泉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首句“泉自何时有”,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偃公泉的起源,暗示着其历史悠久。接着,“得名从偃公”点明了偃公泉的命名缘由,偃公可能是指一位与泉水有关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一命名,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联结,赋予了偃公泉更深的文化内涵。
“谁能继张陆,为载水经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偃公泉与古代文人张衡和陆机相提并论,暗示偃公泉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处承载着文化记忆的地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能够继续传承和记录偃公泉历史文化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文人风雅生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偃公泉的神秘与美丽,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益,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翩翩白鸠,载飞载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
白雀呈瑞,素羽明鲜。翔庭舞异,以应仁乾。
交交鸣鸠,或丹或黄。乐我君惠,振羽来翔。
东璧馀光,鱼在江湖。惠而不费,敬我微躯。
策我良驷,习我驱驰。与君周旋,乐道亡馀。
我心虚静,我志沾濡。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凌云登台,浮游太清。扳龙附凤,目望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