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长歌出塞行,弃繻端已让狂生。
流离羁□怀王粲,放浪名山慕尚平。
里长裹头闻远戌,侠儿把剑忽悲鸣。
铜驼洛水宫花尽,塞雁冲风已上征。
起舞长歌出塞行,弃繻端已让狂生。
流离羁□怀王粲,放浪名山慕尚平。
里长裹头闻远戌,侠儿把剑忽悲鸣。
铜驼洛水宫花尽,塞雁冲风已上征。
这首诗描绘了动荡时代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与命运。首句“起舞长歌出塞行”,以舞蹈和歌唱表达对边疆的向往与决心,展现出一种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接着,“弃繻端已让狂生”一句,通过对比自己与“狂生”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谦逊。
“流离羁□怀王粲,放浪名山慕尚平”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汉时期的诗人王粲,以及追求隐逸生活的尚平,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仍怀揣着对文学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里长裹头闻远戌,侠儿把剑忽悲鸣”描绘了一幅边疆守卫者与游侠的场景,里长的担忧与侠士的悲鸣,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这种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最后,“铜驼洛水宫花尽,塞雁冲风已上征”两句,以历史遗迹的衰败与边塞大雁的迁徙,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铜驼、洛水、宫花、塞雁,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动荡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