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逃鳞甲,来遁于下。
志愿不得,与蛇同伍。龙蛇俱行,周遍山野。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龙得升天,安厥房产。
蛇独抑摧,沈滞泥土。仰天怨望,惆怅悲苦。
非乐龙伍,怪不盼顾。
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逃鳞甲,来遁于下。
志愿不得,与蛇同伍。龙蛇俱行,周遍山野。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龙得升天,安厥房产。
蛇独抑摧,沈滞泥土。仰天怨望,惆怅悲苦。
非乐龙伍,怪不盼顾。
这首诗以龙蛇为喻,描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命运的对比。诗中首先描述了龙因遭天谴而逃遁人间,与蛇为伍,表达了对龙命运的同情。接着,通过“龙蛇俱行,周遍山野”一句,展现了两者共同活动的场景,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共存。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这一句描绘了龙与蛇之间的一种互助关系,蛇为了帮助饥饿的龙,割下自己的腓股给它食用,体现了蛇的牺牲精神和对朋友的关爱。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人性光辉。
随后,“龙得升天,安厥房产”与“蛇独抑摧,沈滞泥土”形成鲜明对比,龙最终得以升天,获得了自由与幸福,而蛇却只能留在泥土之中,无法摆脱困境。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物命运差异,也隐含了对社会中不同个体命运不公的感慨。
最后,“仰天怨望,惆怅悲苦。非乐龙伍,怪不盼顾”,表达了蛇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龙的羡慕之情。诗中通过龙蛇的对比,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命运的不公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龙蛇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龙蛇之间的故事,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
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
时先从祖判韶石,心共将军表忠赤。
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
由来胡运无百年,此乡复出东莞伯。
东莞山水天下奇,英雄屡见生于斯。
天生英雄付劫运,尤伤心者袁督师。
敌方用间朝不知,长城自坏甘人欺。
朱明亡局决于此,何待粤中争立时!
北都破败南都弃,三闽四广成何事?
君臣遗冢空残碑,流花桥畔啼鹃泪。
尔伯尔侯苏与张,张家兄弟不可当。
苍黄百战野塘死,一死何止流荧光。
人言东莞古闻邑,有人吊古编遗集。
六百年来战血凉,夜半灵旗鬼雄泣。
鬼雄末造殊可哀,破碎河山莫收拾。
圆头山人尔何幸,东南保障功名立。
我爱英雄尤爱乡,英雄况并能文章!
手持乡土英雄史,倚剑长歌南斗旁。
《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清·丘逢甲】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时先从祖判韶石,心共将军表忠赤。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由来胡运无百年,此乡复出东莞伯。东莞山水天下奇,英雄屡见生于斯。天生英雄付劫运,尤伤心者袁督师。敌方用间朝不知,长城自坏甘人欺。朱明亡局决于此,何待粤中争立时!北都破败南都弃,三闽四广成何事?君臣遗冢空残碑,流花桥畔啼鹃泪。尔伯尔侯苏与张,张家兄弟不可当。苍黄百战野塘死,一死何止流荧光。人言东莞古闻邑,有人吊古编遗集。六百年来战血凉,夜半灵旗鬼雄泣。鬼雄末造殊可哀,破碎河山莫收拾。圆头山人尔何幸,东南保障功名立。我爱英雄尤爱乡,英雄况并能文章!手持乡土英雄史,倚剑长歌南斗旁。
https://shici.929r.com/shici/ipZW2RXiF.html
文翁昔化蜀,相如为之师。
放诞犊鼻人,高文千秋垂。
韩公启潮教,赵子寔所资。
平生磊落况,见公所遗诗。
翻然大海南,持文弄珠嬉。
维海气为潮,变化生雄奇。
公文得其气,遂起八代衰。
况乃生其间,御气出骤驰。
径当走籍湜,上与公追随。
惜哉不从公,匿采沈海湄。
遗文遂零落,片羽世尚疑。
闇然凌云气,天子不能知。
教虽仅期月,潮人至今思。
蕉黄荔子丹,时荐天水祠。
何处下马陵,补镌有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