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这首《采桑子·武陵归,夜泊吴江》由清代诗人侯晰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吴江边泊船的宁静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江路上的景色,以及夜泊时分的静谧与深沉。
“分明又是秋江路”,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秋意渐浓,江面泛起凉意。“短棹烟蓑”描绘了行舟之人手持短桨,身着蓑衣,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航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唱彻吴歌”,则是在这宁静的夜晚,传来一曲悠扬的吴地民歌,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隔浦渔灯隐芰荷”,远处的渔灯在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和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神秘与未知。
“依稀柳港维舟处”,诗人通过“依稀”二字,表达了对柳港中停泊船只位置的模糊感知,这种朦胧美更添了几分诗意。“生怕风波”,则是对航行安全的担忧,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凉月无多”,夜空中挂着一轮残月,月光微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掩映低篷几点螺”,最后以“螺”字形容低垂船篷上的点点光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了静谧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景象之中。
整首词通过对秋江夜泊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充满了浓厚的文学韵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