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日日南风夜气烦,一声鸣䟆万人看。

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从官。

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飙稍觉泛和銮。

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xìngqīnxiánzháizèngsuíjiàzhūgōng
sòng / zhé

nánfēngfánshēngmíng[zǒu]wànrénkàn

jìngōufēishuǐqīnghuángdàoliáng殿diànfēnbīngbiàncóngguān

wèichénghūnguānquēwēibiāoshāojuéfànluán

xiāngkànhuīhànchénāisànrénjiùguān

注释
日日:每日。
南风:南来的风。
夜气:夜晚的气氛。
鸣䟆:鹤鸣。
万人看:吸引万众目光。
禁沟:宫中的沟渠。
黄道:古人认为天上的黄道与人间吉祥相关。
凉殿:清凉的宫殿。
从官:宫中的官员。
急雨:急骤的雨。
昏观阙:天色昏暗的宫阙。
微飙:微风。
泛和銮:吹动皇帝的车驾和仪仗。
挥汗:挥洒汗水。
尘埃:尘土。
散发:散开头发。
何人:谁。
旧不冠:昔日不戴官帽的人。
翻译
每日南风吹拂,夜晚气氛闷热,一声鹤鸣引来万众瞩目。
宫中的沟渠飞溅着清澈的水,映照着黄道,凉爽的宫殿里,冰块分发给官员们消暑。
急骤的雨水未至天黑就洒满了宫阙,微风略带凉意,吹动了皇帝的车驾和仪仗。
大家在尘土中相对而视,挥汗如雨,谁还记得往昔不戴官帽的自由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皇宫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出行至亲贤宅时的场景。首句“日日南风夜气烦”,以南风带出夏季的闷热,夜晚也未能让人感到清凉,烘托出环境的不适。第二句“一声鸣䟆万人看”,通过“鸣䟆”(可能是某种仪式中的器物声)的描写,展现出皇帝出行的庄重与众人瞩目。

接着,“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从官”,写的是宫中为迎接皇帝而做的准备:沟渠流水清澈,象征皇权所经之路洁净;凉殿分发冰块,以示对官员们的恩赐,体现了皇家的奢华与体恤。

“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飙稍觉泛和銮”两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由急雨转为微风,暗示着皇帝的到来使得气氛变得缓和。最后,“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描绘了随行官员们在炎热中忙碌,甚至有人解冠散热,呈现出宫廷生活的繁忙与紧张。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宏大场面,以及宫廷内外因皇帝到来而产生的变化,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细节和礼仪。苏辙作为随驾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皇帝和朝廷的敬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谢邵仲才惠滴乳香

海南烟树饱风霜,老树脂膏臭味芳。

露湿未乾秋月白,风吹不断莫云长。

团团良玉寒生彩,颗颗骊珠夜吐光。

得尔价须增百倍,指挥檀麝合称王。

(0)

次韵张仲文雪中见寄

万境无声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东。

溶溶不夜梨花月,衮衮长春柳絮风。

儿女浅斟金帐酒,英雄方建铁城功。

池边鹅鸭休惊扰,恐混军声耳为聋。

(0)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其三

门掩东篱处士家,每逢佳节惜年华。

黄花有恨惊秋老,白发无情对日斜。

杜牧仙游诗寡和,王弘人去酒须赊。

乌纱醉裹西风冷,千古令人忆孟嘉。

(0)

再次前韵凡三叠·其一

觌面依然旧日人,祗添尘土上衣襟。

联床夜雨思前话,十载春风老壮心。

松径任教云满袖,宦途莫遣雪盈簪。

山家活计还知否,诗卷茶瓶夜月琴。

(0)

复次前韵述怀寄前人二首·其二

身似江湖不系槎,青山是处尽堪家。

手挥云翰千番纸,鬓里霜髦一幅纱。

时事固然轻土苴,吾年哀矣叹匏瓜。

何当脱屣人间世,不杂喧哗井底蛙。

(0)

野兴

门径久荒芜,谋身计画无。

酣歌声正远,清睡兴尤孤。

简朴衣冠野,疏狂语笑粗。

山游方自乐,世誉不须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