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境无声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东。
溶溶不夜梨花月,衮衮长春柳絮风。
儿女浅斟金帐酒,英雄方建铁城功。
池边鹅鸭休惊扰,恐混军声耳为聋。
万境无声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东。
溶溶不夜梨花月,衮衮长春柳絮风。
儿女浅斟金帐酒,英雄方建铁城功。
池边鹅鸭休惊扰,恐混军声耳为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冬夜景象。"万境无声玉宇空",诗人以寂静无声的天地为背景,暗示了雪后的清冷与空灵。"江山晃耀失西东",通过描绘江山在月光下的朦胧,展现出冬夜特有的光影效果,仿佛连方向都变得模糊不清。
"溶溶不夜梨花月",将月色比喻为梨花,形象地描绘出明亮而洁白的月光,犹如梨花盛开在无尽的夜晚。"衮衮长春柳絮风",则以柳絮随风飘舞,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即使在寒冬也有生机的预兆。
接下来,诗人通过"儿女浅斟金帐酒,英雄方建铁城功",将个人的欢乐与国家的豪情交织在一起,儿女们在暖帐中品酒,而英雄们则在雪中建立防御工事,守护疆土。这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最后,诗人以鹅鸭和军声作结,"池边鹅鸭休惊扰,恐混军声耳为聋",提醒鹅鸭不要因外界的动静而惊扰,以免干扰到将士们的听觉,表达了对军事行动的尊重和对宁静氛围的维护。
整体来看,叶颙的这首诗以雪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间百态,既有宁静之美,又有豪迈之气,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世界。
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
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
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
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
揽辔为我御,将吾天上游。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陇西行》【汉·两汉乐府】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揽辔为我御,将吾天上游。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https://shici.929r.com/shici/66c2D.html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