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风采屹如山,拙匠纷纷但坐环。
可信龙猪元异骨,误疑鸡鹜本同斑。
郑师乍许三降楚,墨守终能九却般。
闻道纯绵深裹铁,定藏锋力待坚顽。
书家风采屹如山,拙匠纷纷但坐环。
可信龙猪元异骨,误疑鸡鹜本同斑。
郑师乍许三降楚,墨守终能九却般。
闻道纯绵深裹铁,定藏锋力待坚顽。
此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原博和章不至四叠韵督之》。诗中以书家与拙匠为喻,生动描绘了书艺的高妙与匠艺的平凡,通过对比展现了书家独特的风采与内在的坚韧。
首联“书家风采屹如山,拙匠纷纷但坐环”,开篇即以山喻书家的风采,形象地表现了书家艺术的高度与威严,而“拙匠纷纷但坐环”则以众多平凡的工匠围绕书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书家在技艺上的卓越地位。
颔联“可信龙猪元异骨,误疑鸡鹜本同斑”,进一步将书家与工匠进行对比,以龙猪(比喻书家)与鸡鹜(比喻工匠)的骨相不同,暗示书家与工匠在技艺上的本质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书家独特才能的肯定。
颈联“郑师乍许三降楚,墨守终能九却般”,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郑师(郑国的老师)的故事,赞扬了书家在技艺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强调了书家在坚持传统的同时,能够灵活变通,展现出深厚的功底与智慧。
尾联“闻道纯绵深裹铁,定藏锋力待坚顽”,最后两句以纯绵包裹铁来比喻书家在艺术创作中的坚韧与力量,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锐利的笔锋,展现出书家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与毅力。
整首诗通过对书家与工匠的对比,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揭示了书艺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精神,表达了对书家高超技艺与坚韧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