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牟为悼念故去之人的挽歌,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德行的赞美和对其离世后的哀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开篇即描绘出一个高悬于虚无之位的象征性器物——台鼎,以及夔龙这一神异之兽未能达到尧帝圣明的境界。这里通过对比,暗示逝者生前虽有才德,但终究难以企及古代圣君。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此句中,“德音”指的是逝者的美好品德,而“冥秘府”则是比喻其德行深藏不露。“风韵散清朝”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和诗人对逝者生前境界的想象。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这里诗人运用了天体和自然景物来比喻逝者的离去。“文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星宿,而“玉树凋”则形象地表达了逝者生前清贵的品格及其不幸早逝。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最后一句中,“吴君子墓”可能是对逝者的一种尊称或指其墓地。“返葬故山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逝者能够安息于久远的故土之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品德和境界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