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全文
唐 / 窦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dānyángjùngōngyánlíngbāogōngwǎn
táng / dòu

táidǐngchángwèikuílóngzhìyáo
yīnmíngfēngyùnsànqīngcháo

tiānshàngwénxīngluòlínduānshùdiāo
yǒujūnfǎnzàngshānyáo

注释
台鼎:象征着尊贵的宝座。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贤能之士。
尧:古代贤明的君主。
冥秘府:深藏不露的府邸,比喻美德。
风韵:风采和韵味。
文星:象征文才的星辰。
玉树:比喻人才出众。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返葬:迁移安葬。
故山:故乡的山。
翻译
曾经的宝座空置无人坐,夔龙之才也无法引来尧帝。
美德深藏在神秘的府邸,风采流传于清朗的朝代。
天上的文星陨落,林梢的玉树凋零。
吴地君子的陵墓,被迁回故乡的山岭遥远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牟为悼念故去之人的挽歌,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德行的赞美和对其离世后的哀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开篇即描绘出一个高悬于虚无之位的象征性器物——台鼎,以及夔龙这一神异之兽未能达到尧帝圣明的境界。这里通过对比,暗示逝者生前虽有才德,但终究难以企及古代圣君。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此句中,“德音”指的是逝者的美好品德,而“冥秘府”则是比喻其德行深藏不露。“风韵散清朝”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和诗人对逝者生前境界的想象。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这里诗人运用了天体和自然景物来比喻逝者的离去。“文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星宿,而“玉树凋”则形象地表达了逝者生前清贵的品格及其不幸早逝。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最后一句中,“吴君子墓”可能是对逝者的一种尊称或指其墓地。“返葬故山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逝者能够安息于久远的故土之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品德和境界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窦牟
朝代:唐   籍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   生辰:749-822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猜你喜欢

咏池上芭蕉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0)

述怀八首奉柬白景和·其一

隆暑夏方炽,赤曦煽炎烟。

六街流景中,车马驱不前。

引睇西北隅,烦冲抱悁悁。

濯足沧海流,散发昆崙巅。

岂无琼树荫,思尔风泠然。

(0)

题林泉清致·其二

春山佳气多,白云满芳树。

幽径绝尘踪,落花映深户。

微雨洒林落,东风长兰步。

之子招不来,沧洲日将暮。

(0)

衡江夕露

大江白露下,秋气横沧浪。

夜色不映水,微风忽吹裳。

孤舟待明月,时闻兰杜香。

(0)

赋得白雁送人之金陵

燕山榆叶望秋稀,雪羽潇潇向楚微。

夜雨芦花看不定,夕阳枫树见初飞。

影随汉骑营边落,梦绕胡儿笛里归。

君到石城霜渐冷,暮云声断欲沾衣。

(0)

画禽·其一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馀青,树间双鹊閒无声。

祇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