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白雁送人之金陵》
《赋得白雁送人之金陵》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燕山榆叶望秋稀,雪羽潇潇向楚微。

夜雨芦花看不定,夕阳枫树见初飞。

影随汉骑营边落,梦绕胡儿笛里归。

君到石城霜渐冷,暮云声断欲沾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yànsòngrénzhījīnlíng
míng / wánggōng

yànshānwàngqiūxuěxiāoxiāoxiàngchǔwēi

huākàndìngyángfēngshùjiànchūfēi

yǐngsuíhànyíngbiānluòmèngràoérguī

jūndàoshíchéngshuāngjiànlěngyúnshēngduànzh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赋得白雁送人之金陵》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景象。首句“燕山榆叶望秋稀”以燕山的稀疏榆叶象征秋季的萧瑟,暗示离别时分。次句“雪羽潇潇向楚微”则通过白雁的形象,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情景,"雪羽"形容其羽毛洁白,"潇潇"则写出雁群的动态,"向楚微"指向南方的金陵方向。

"夜雨芦花看不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夜晚的雨打在芦花上,视线模糊,增添了离别的迷茫。"夕阳枫树见初飞"则通过夕阳和枫树,展示了雁群在日暮时分开始南飞的壮丽画面。

"影随汉骑营边落"借汉骑营边的影子,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离别者的军旅背景。"梦绕胡儿笛里归"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想象他在胡笳声中回味着故乡。

最后两句“君到石城霜渐冷,暮云声断欲沾衣”,以石城的寒冷和暮云中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心境的孤寂与凄凉,仿佛连秋霜和笛声都带着离别的哀伤,让人感到悲从中来,几乎要泪湿衣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白雁南飞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的牵挂。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次韵愚卿留别

有约端能赴,如君信可人。

解冲衡岳雪,宁问海棠春。

雨后虽悬榻,泥涂政没轮。

笑谈能款款,书札胜频频。

(0)

次韵斯远见寄

春今半历未知春,可奈昏昏昼复晨。

药裹岂能知许病,诗囊亦觉顿成贫。

羲和送日何其怯,天女司花不解神。

何但子行无所诣,我怀端亦在湖漘。

(0)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兴化集四首·其二

东湖共款竹多竿,妙果同登塔几盘。

冲雨冲风总幽事,一谈一笑尽诗端。

随人似我空为计,出语如君当不刊。

派后江西有惊坐,封题并与略评看。

(0)

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首·其二

荆溪有三士,求识自初年。

才大俱诗伯,公惟愧饮仙。

结交期耐久,过我地忘偏。

惭愧衡门下,今成顿有边。

(0)

十四夜月·其一

既夕风犹进,凌空月故迟。

明宵纵当满,今夕可乖期。

少壮欣逢节,年侵意自悲。

平生一杯酒,即事五言诗。

(0)

人日怀成父弟

人日雨连元日阴,杜陵时节已如今。

苔迷草色闲多思,竹倚梅花瘦不禁。

徵事还愆退之集,题诗漫有蜀州心。

溪南有弟遥成隔,目断苍然暮色侵。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