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遇悟空上人》
《金陵遇悟空上人》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钵过丹阳。

十年栖止如何报,好与南谯剩炷香。

(0)
翻译
东边楼阁空无一人显得渺远迷茫,老和尚手持饭钵走过丹阳。
十年来在这里居住如何回报,不如多给南谯寺点上一些香火。
注释
东阁:东边的楼阁,常指官府或文人雅士的居所。
无人:没有人的。
事渺茫:事情显得遥远而难以预料。
老僧:年老的和尚。
持钵:拿着饭钵,钵为僧侣化缘乞食之具。
丹阳: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的一个地方。
十年栖止:在这里居住了十年。
如何报:怎样回报,意指如何表达感激或回馈。
好与:不如给予。
南谯:南谯寺,假设的地名,指南方的一座寺庙。
剩炷香:多点燃一些香,剩 here means to give more, 炷香 means to light incense, 表示对寺庙的敬意和供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境界。"东阁无人事渺茫",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间纷争与繁杂的人情世故感到淡漠和迷茫。而"老僧持钵过丹阳"则是对出家人的超然物外的一种描绘,老僧手持钵盂(乞食的器具),在古城丹阳间悠然前行,显现出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宁静与从容。

"十年栖止如何报"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长时间栖息于某种精神寄托或修养之地后,如何回报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里的“栖止”指的是心灵的停泊和静养,而“如何报”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好与南谯剩炷香”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选择。南谯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名词,而“剩炷香”则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宁静。“好与”二字,意味着诗人对于这种宁静和清净的向往。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他更愿意选择那种超脱尘世、保持心灵纯洁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老僧的形象以及对修行与报答世界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追求,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夏夜二首·其二

受暑若作釜,付之无如何。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

(0)

苦雨

伏尽暑初变,西风作秋声。

潇潇晚雨急,达旦声不停。

阴暝鸡失警,微凉肃晨兴。

湍流昌阶闼,积潦被门庭。

仰视天盖低,玄云送惊霆。

黑蜧乐以逞,商羊方未宁。

后土何茫茫,流潦浩纵横。

忧念在民食,敢私兰菊荣。

漠漠暮未已,琅琅夜还增。

嗟余但高枕,饱食愧疲氓。

(0)

夜吟

帘捲凉侵户,窗虚月过帷。

高桐清露湿,深柳夜蝉嘶。

断绩银河转,攲斜斗柄移。

风来高叶报,伏近候虫知。

陶令尊无酒,潘生鬓有丝。

将何慰愁寂,倚杖独题诗。

(0)

和阳念三自武昌至京师

三年别我客荆州,一日长安从我游。

爱君诗有春草句,使我神游黄鹤楼。

江山望尔欲穿眼,见我惊嗟秋鬓短。

扁舟可办吾欲东,年年五湖魂梦中。

(0)

吕尉醉中索诗为别

吾友吕子者,其人艺且文。

何侯绿沉鎗,颜皋弓六钧。

勿谓豪少年,诗书精讨论。

文词踵骚雅,岂但惊庸人。

群儿事膏沐,炫粥倚市门。

汲汲恐不售,惟忧货非珍。

子独抱奇璞,九袭包衣巾。

尘埃自蒙垢,但畏人知闻。

区区事边幅,碌碌随俗尘。

顾我未免此,深惭非子伦。

离别可奈何,高歌倒清尊。

愿子重辉光,去去翔青云。

(0)

冬怀二首·其一

窗南积雪高三尺,二更月出连窗白。

炉里石瓶鸣细泉,灯前病叟支书策。

家人岁晚贮梨栗,倒榼寒醪有残滴。

三杯取醉万事平,兼味重裘定何益。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