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春陪廖使君曾文学游玉帘泉》
《初春陪廖使君曾文学游玉帘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明珠十斛泻寒隈,幽谷凭谁眼豁开。

最喜使君能拨草,更逢名彦共登台。

风飘素练朝烟细,月浸冰帘夜色回。

终古不曾停此日,却因嘉会忆从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函是的《初春陪廖使君曾文学游玉帘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玉帘泉畔的景致与雅集的氛围。首句“明珠十斛泻寒隈”以夸张的手法,将泉水比作十斛明珠倾泻于寒冷的山谷之中,既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清澈与丰盈,也隐喻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与难得。接下来,“幽谷凭谁眼豁开”一句则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发现与欣赏美好事物的喜悦。

“最喜使君能拨草”中的“拨草”比喻为清除障碍,引出下文对陪同游览的官员和文人的赞美。“更逢名彦共登台”则进一步强调了此次雅集的高雅与重要性,不仅有地方官员的参与,还有知名文士的聚集,共同欣赏自然之美,交流思想。

“风飘素练朝烟细,月浸冰帘夜色回”两句分别描绘了日间与夜晚的景色。日间,轻风拂过,如同白练般的水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细腻;夜晚,则是月光映照下的冰帘,夜色在其中缓缓回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的变换之美。

最后,“终古不曾停此日,却因嘉会忆从来”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珍视与怀念,即使时光流逝,这段美好的记忆也不会消逝,反而会因为这样的盛会而更加深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雅集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文交流的重视。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柳花词五首·其三

章华台下路西东,走马归来满袖风。

吹起万条枝上雪,等闲迷却细腰宫。

(0)

荷花词,次韵周伯温参政四首·其一

朝霞染得好衣裳,吹遍湖头风露香。

身分可怜年纪小,纤腰一束郁金黄。

(0)

晚望东村

开门见东村,晨光尚蒙昧。

白云何处来,适与予心会。

(0)

赠欧阳尚礼还播州

人生岂无别,咫尺异言笑。

况复万里遥,风烟接蛮徼。

(0)

荷港

门前东西道,下是荷花港。

越女不避人,唱歌来荡桨。

(0)

问牛轩,为海昌北寺讷无言书记赋

犀牛不逐扇俱破,奈有人来问此轩。

资福无端添注脚,石霜何事未忘言?

大千无迹身俱化,一点通明角尚存。

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