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江行》
《桐江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我来桐江今几时,面骨峥嵘鬓如雪。

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

十年山栖却火食,酿桂餐芝自芳洁。

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飧常呕噎。

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

将行复辍却退坐,台符吏牍令人愁。

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

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jiāngxíng
sòng / yóu

láitóngjiāngjīnshímiànzhēngróngbìnxuě

chēnyǒuduānchánbàngcéngróngbiànshuō

shíniánshānquèshuǐshíniàngguìcānzhīfāngjié

zuòguānbǎoyǎnghóngzuòduìpáncānchángǒu

xuěqíng宿jiènánshānyóushèngyàoyǒnglínqīngliú

jiāngxíngchuòquè退tuìzuòtáilìngrénchóu

xiōngzhōngcuīwéixiàngshuípínggāoshí

wénzhāngdāngwèizhǔguàijīn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桐江行》,描绘了作者在桐江的所见所感。首句“我来桐江今几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次句“面骨峥嵘鬓如雪”则通过自身的形象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沧桑。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愤怒和无奈,以及对谗言诽谤的不屑。

“十年山栖却火食,酿桂餐芝自芳洁”回忆了诗人十年隐居的生活,自得其乐,品性高洁。然而,“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飧常呕噎”又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令他感到厌恶和痛苦。诗中“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愿望,但“台符吏牍令人愁”又揭示了他无法完全摆脱俗务的困扰。

最后两句“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诗人抒发了心中的郁结,无人倾诉,只能独自高处言志。“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则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认为文章应注重真挚的情感和气节,暗含对当下文风的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陆游鲜明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南乡子

咄这丑形骸。臭秽蛆虫塞满怀。

地水火风虚积聚,沉埋。类我平生惹祸灾。

欲免死生催。莫执凡躯作圣胎。

保炼琅膏凝结处,成胚。沐浴婴儿坐宝台。

(0)

满庭芳

标格冲夷,声名洋溢,德人泰宇春融。

一团和气,还与伯淳同。

成就灯窗弟子,今升擢、论铸颜功。

弹冠兴,依稀贡禹,应聘教王宫。

公家梅涧老,皋比戚畹,声振江东。

矧诜诜胄子,得坐春风。

自此先生升矣,班玉笋、文补山龙。

充德量,薰陶宇宙,和气一团中。

(0)

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九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籧篨。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0)

雨后云林图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馀春水生。

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0)

水调歌头

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

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

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

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

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

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

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

(0)

水龙吟

倚阑遥见江南,狒狸前度愁风雨。

英雄安在,龙颠虎倒,空悲朝露。

落日荒宫,北风过雁,柰何踌伫。

见行人指点,战场犹说,三城下,西州路。

有客登高长啸,访诸君、旧游无处。

麒麟何物,累累谁者,消沉千古。

北海人豪,骆驼坡下,而今黄土。

算无过何逊风流,便拟赋,官梅去。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