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通直挽章》
《王通直挽章》全文
宋 / 吕祖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近来南国冢,半是北人坟。

异县谁怜我,同乡又失君。

深居传雅尚,坚坐挹清芬。

日落长安第,三槐拂暮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tōngzhíwǎnzhāng
sòng / qiān

jìnláinánguójiābànshìběirénfén

xiànshuíliántóngxiāngyòushījūn

shēnchuánshàngjiānzuòqīngfēn

luòchángānsānhuáiyún

翻译
最近南方的墓地,一半都是北方人的坟墓。
在异乡无人怜悯我,连同乡好友也离世了。
深居简出传承高雅风尚,静坐沉思汲取清雅之气。
夕阳西下照在长安的府邸,三棵槐树映衬着傍晚的云彩。
注释
冢:墓地。
北人:北方人。
怜:怜悯。
失君:失去朋友。
深居:深宅大院。
雅尚:高尚的风尚。
清芬:清雅的气息。
长安第:长安的府邸。
三槐:三棵槐树。
暮云:傍晚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王通直挽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人的追思。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南国古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同乡之失和异乡游子的孤独感受。

“近来南国冢,半是北人坟。”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是一个充满了外来人口的陌生之地。通过对墓葬的观察,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割裂感。

“异县谁怜我,同乡又失君。” 这里的“异县”和“同乡”,加深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于亲朋好友离别的哀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依。

“深居传雅尚,坚坐挹清芬。”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高洁的生活方式和坚守不移的品行,来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纯净。"深居"和"坚坐"形象突出了诗人内在的修养。

“日落长安第,三槐拂暮云。” 最后两句则是对景物的描写,长安(今陕西西安)作为古都,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是文化的象征。"日落"和"暮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而“三槐”则可能是特定景物,也许代表了某种期待或者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之情和独自在异地的凄清感受。

作者介绍
吕祖谦

吕祖谦
朝代: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
猜你喜欢

王德辅邀饮新醅予与陈用宾老辄先醉座上分韵得水字

朔风号枯林,吹寒入肌髓。

江湖客影孤,况复怀万里。

白战不持铁,何以破愁垒。

惟有无功乡,岁暮足可恃。

良朋邀我游,瓦盘列山卉。

轧轧鸣珠泉,滟滟浮翠蚁。

初疑变气候,渐觉忘我尔。

一觞复一觞,颓然两衰齿。

桓桓诸少年,互爵方未已。

虽醉不敢哗,谐谈亦书史。

所以柴桑翁,浊醪有妙理。

我渴梦西泠,攀条嚼冰蕊。

醒来步虚廊,天空月在水。

(0)

老松旧隐为曹许山赋

七十五松在,当年手植翁。

龙髯云满壑,鹤唳月当空。

三品非秦爵,诸郎有晋风。

夜深清籁发,归佩玉丁东。

(0)

次韵谢诸公见寿

千载东篱有晋香,客床风雨梦浔阳。

白头湖海孤心在,青眼诗书旧味长。

哭兀已知欢此厦,温柔何必老为乡。

殷勤还祝南山寿,岁岁梅花岁岁觞。

(0)

句:诗二句

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

(0)

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仙尉

璚树瑶岑掠眼新,鲜飙时复飏珠尘。

此中自是蓬莱阙,何处更寻姑射人。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兼爱无南北,全能冠古今。

典坟供夜览,烽火自宵沉。

睿藻成章焕,宸钧寓意深。

万年垂琬琰,谁识至仁心。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