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怀二首·其一》
《冬怀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窗南积雪高三尺,二更月出连窗白。

炉里石瓶鸣细泉,灯前病叟支书策。

家人岁晚贮梨栗,倒榼寒醪有残滴。

三杯取醉万事平,兼味重裘定何益。

(0)
注释
窗南:窗户南边。
积雪:堆积的雪。
三尺:约一米。
二更:夜深时分。
连窗白:月光照亮整个窗户。
炉里:炉火中。
石瓶:装水的石头瓶子。
鸣细泉:发出泉水般的声音。
病叟:生病的老人。
支书策:翻阅书籍。
家人:家中的亲人。
岁晚:年底。
梨栗:梨子和板栗。
榼:酒壶。
寒醪:冷酒。
取醉:喝到微醉。
万事平:一切事情都显得平和。
兼味:各种味道。
重裘:厚重的皮衣。
何益:有什么好处。
翻译
窗外南边的积雪高达到三尺,深夜二更时分月光洒满窗户映得一片洁白。
炉火中石瓶里的水声如细泉叮咚,病弱的老者在灯下翻阅书籍。
家人在年末储备着梨子和板栗,打开酒壶还有些许冷酒滴滴答答流出。
喝上三杯让自己沉醉,世间万物都变得平和,穿着厚重的皮衣又能有什么益处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寒冷冬夜之景的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幽居独处时的寂寞情怀与超脱世俗的淡然自得。

首句“窗南积雪高三尺”,即刻画出冬夜之严寒。积雪如是之深,显见冬至后的极端冷冻,也映衬出室内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接着,“二更月出连窗白”则描绘了夜色渐明,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的景象。时间定格在“二更”,即夜晚九至十一时之间,此刻人静月明,更添几分冷清与宁谧。

炉边的生活细节,“炉里石瓶鸣细泉”和“灯前病叟支书策”,展示了诗人在这寒冷之夜中如何寻得片刻温暖和心灵的慰藉。石瓶中的水因寒而微微作响,烛光下诗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家庭生活的点滴,“家人岁晚贮梨栗”,透露出即将到来的年关时节,家中尚存一丝温暖和对未来的期待。接着“倒榼寒醪有残滴”则是诗人在这寒冷夜晚,通过饮酒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最后,“三杯取醉万事平,兼味重裘定何益”,表达了诗人面对严酷的现实与困顿,以饮酒为伴,借此逃避世间纷争和个人的苦恼。这里“三杯”是量词,用以寓意诗人在寻求心灵的解脱,而非真正的醉意。“万事平”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便是在严寒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全诗通过对夜晚雪地、炉火、月光、饮酒等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冬日孤寂时所持的心态。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于潜舟行抵桐江

浮溪始安行,登山止凌缅。

郁纡倦攀陟,清旷纵游衍。

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

回峰沓屡迷,连烟晦莫辨。

夕玩淹水宿,晨兴爱沙饭。

已入桐庐溪,复历富春岘。

双台峙中江,一竿垂日晚。

空波澄浩渺,春云澹舒卷。

但乘逸兴多,讵觉古人远。

(0)

赠钱三

听雨空堂一酒尊,黯然何地不销魂。

看人虎步争当路,老我牛衣独闭门。

采药山中新隐士,射潮江上旧王孙。

烧灯夜半闻高咏,故国风流此尚存。

(0)

原过初传简,张骞已拜侯。

一丛枝更密,千亩节还修。

乐向玄池奏,音从嶰谷求。

离离芳实好,只许凤凰游。

(0)

秋夕病怀

叶丹苔碧总佳辰,零落秋容自苦辛。

久分去官同栗里,宁知多病老漳滨。

宵清只听莎鸡泣,芳尽空怜蕙草春。

我已东阳孱瘦甚,柴门难缓旧松筠。

(0)

金陵竹枝词·其一

高馆笙歌桦烛红,几年飘泊各西东。

秦川公子黄金尽,种菜犹栖旧院中。

(0)

乡居

不识扬雄字,无人载酒来。

閒窗封薜荔,仄径长莓苔。

啼足鸟飞去,落残花更开。

悠哉聊卒岁,兴到独衔杯。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