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过初传简,张骞已拜侯。
一丛枝更密,千亩节还修。
乐向玄池奏,音从嶰谷求。
离离芳实好,只许凤凰游。
原过初传简,张骞已拜侯。
一丛枝更密,千亩节还修。
乐向玄池奏,音从嶰谷求。
离离芳实好,只许凤凰游。
此诗描绘了竹子的生长与特性,充满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原过初传简,张骞已拜侯”以历史人物张骞的典故引入,暗喻竹子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接着,“一丛枝更密,千亩节还修”描绘了竹林茂盛的景象,竹子不仅在数量上繁多,在结构上也显得紧密有序,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
“乐向玄池奏,音从嶰谷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的声音比作音乐,仿佛它们在深邃的池塘边或山谷中演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这不仅是对竹子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在精神的颂扬。
最后,“离离芳实好,只许凤凰游”表达了对竹子美好品质的向往,认为只有高贵纯洁之物(如凤凰)才能配得上竹子的芳华。这不仅是对竹子外在美的赞扬,更是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高度肯定,寓意着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值得人们追求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其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以及人们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南国缄魂,东洲诀梦,断肠人太匆匆。
灰尽心香,依然怨叶悽蓬。
蛾眉并世恩难绝,是枯兰不耐春风。
遁寒山憔悴行吟,拼耗幽衷。
琼楼月暖知何恨,恨萦裙柳弱,不系游骢。
能几低徊,朱颜又褪春红。
冥冥岁月驱人逝,怅仙山茫邈难通。
剩沈沈怨雾愁云,长伴孤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