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高自豁,谁向写雄文。
碧树栖黄鸟,青山走白云。
樵歌幽谷应,牧笛梵宫闻。
大啸长空下,开襟对夕曛。
禅门高自豁,谁向写雄文。
碧树栖黄鸟,青山走白云。
樵歌幽谷应,牧笛梵宫闻。
大啸长空下,开襟对夕曛。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寺的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禅门高自豁”,以“豁”字生动地展现了禅宗之门的开阔与豁达,暗示着内心的解放与精神的自由。接下来,“谁向写雄文”一句,似乎在赞叹诗人或作者能够将如此壮丽的景象以文字的形式完美呈现。
“碧树栖黄鸟,青山走白云”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碧绿的树木与黄色的小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青山走白云”则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云朵在山间飘动,赋予了山川以灵动之感。
“樵歌幽谷应,牧笛梵宫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意境。樵夫的歌声在幽深的山谷中回响,牧童的笛声在梵宫中飘荡,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乐章。
最后,“大啸长空下,开襟对夕曛”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然开朗和心灵的释放。大啸之声仿佛是内心深处的释放,面对夕阳的余晖,诗人敞开心扉,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东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心灵体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石家有绿珠,楼头报主捐其躯。
乔家有碧玉,井底投骸主不辱。
两媛千古名字香,谁云婢妾无肝肠。
严姬严姬松柏姿,霜凌雪虐赤手支。
翁亡旋侍白头媪,晨炊宵绩容颜槁。
翁媪两丧相继遭,买山负土双坟高。
无须?面并截耳,愿得从容就一死。
一死了却婢子心,寸心不易千黄金。
君不见须眉中有妾妇身,锦衣玉食随后尘,暮楚宠兮朝秦臣。
呜呼暮楚宠兮朝秦臣,安得遗臭之骨留芳芬。